第216章 传播

    第216章 传播 (第2/3页)

   要是现在又说周明在研究孪生素数猜想和哥德巴赫猜想之前,就已经开始研究黎曼猜想了,那岂不是说他之前就开始研究至少三个数论猜想了?

    要真是这样,那周明岂不是从娘胎里的时候,就开始研究数学了?

    因此,更多人认为,周明确实是只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时间,就解决了黎曼猜想。

    当初周明将黎曼猜想的证明过程投稿给《数学年鉴》的时候,由于时差原因,美利坚那边还是晚上,所以《数学年鉴》的编辑部那边一时也没看到周明的投稿给他们的这篇文章。

    不过,《数学年鉴》的编辑们会下班,但是数学家们而对于研究数学的心可永远不会下班,周明将黎曼猜想的证明过程上传到arxiv上不到一分钟,便有人不少人点开了。

    这要是其他人发布这样一个标题的文章,大部分人恐怕都不会点开,因为不管是华国还是其他国家,全球每年声称自己证明了各种猜想的人虽然不算多,但也不算少了。

    要是真每一个人的证明都要完整地看一遍,那你也就没啥事干,整天就看这些玩意了。

    这就像当初华国科学院门口,总是围着一堆的民间科学家,有的说自己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有的自称发明了永动机,还有的说自己拥有亩产百万斤的种田良方……

    而《数学年鉴》的编辑们,还是第二天醒来的时候,都还没来得及上班,就在网上相关的数学论坛看到了有人在讨论周明证明黎曼猜想的事情。

    “这个华国人的速度怎么这么快?有人能说说他的这个证明过程是对还是错吗?”

    “昨天晚上才发布的将近一百页的证明过程,你现在就问对错,你确定你是研究数学的?还是外行人跑到我们这个论坛里来捣乱的?”

    “要是真有人能这么快就看出对错来,要么就是这位华国的周教授前面有太过明显和离谱的错误,要么就是说对错的这个人脑子可能有点问题。”

    “回复前面问对错的人,我昨天晚上发现这篇证明黎曼猜想的文章之后,就一直看到现在,至少我现在还是没看出来有什么错误的地方的。

    而且不仅没有什么错误的地方,这里面还有不少创新的地方。我感觉前面的这些证明步骤不像是一气呵成的,反倒更像是分开的。

    这位周教授要是把前面这些分成好几个部分分别拿出来,我觉得他都可以单凭证明黎曼猜想的这些过程,就能连续好几年包揽数学界各大奖项了。

    不过后面的我还没看到,所以后面的情况就不清楚了。

    太困了,熬不住了,先睡了,醒了再看。”

    “先是孪生素数猜想,之后又是哥德巴赫猜想,这才不过一年时间,便又证明了黎曼猜想,我都想要去华国留学了。”

    “为啥黎曼猜想这个时候被证明出来?去年我好不容易将课题从关于哥德巴赫猜想换到黎曼猜想上来,延迟了毕业时间。

    现在看来我又得换课题,我的博士学位又得等几年了。”

    这些都是国外的外国人交流的论据,而国外的专门给华过留学生交流的论坛里,同样也在讨论着周明证明黎曼猜想的事情,不过他们讨论更多的则并不是证明黎曼猜想这件事,而是周明证明黎曼猜想的时间。

    “我刚问了国外的朋友,他们说黎曼猜想是周教授在参加国内的国家科学奖励大会前一天晚上,熬夜证明出来。

    你们不相信的话,可以现在就去翻国内的新闻,就有报道周教授领奖的视频,虽然有些妆容的遮掩,但是仔细看也还是能够看到黑眼圈的。”

    “什么,周教授参加了国内的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这可是国内最顶尖的学术奖励大会了,我记得以前这个大会颁奖不都是颁发给一些老头教授吗?

    怎么这次办法给你周教授?我的周教授好像只有二十几岁吧?周教授获得了什么奖?”

    “周教授这次参加华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拿的是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奖项目是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