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争执(下)

    第528章 争执(下) (第3/3页)

一级增加了布政使和参政,涉及到地方的重大决议,由巡抚召开会议,这些具有决策权力的官员,共同表决通过一项政策。

    这项制度稳定运行,随后又在府一级增加数位府丞,县一级增加数位县丞,完善了地方的权力架构。

    皇帝苏河支持曲天提出的政策。

    文官看到事情已经无法挽回。

    他们又开始用各种办法限制军方代表的权利,力求把军方代表的权利限制到最低。

    军方也互不相让,他们与文官争夺着军方代表的权利。

    两方吵了很长时间,作为代表人物的曲天和李志升,脸都吵得通红,一副怒气冲顶的样子。

    下属把事情搞得差不多,双方都知道对方的底线。

    能做决定的首相魏时鸣和大都督冯三秋,这才下场一锤定音。

    他们三言两语,就把这件事情定下。

    首相魏时鸣拿着他们商量好的规定,递给皇帝苏河。

    “陛下,这是我们两方商量好的规定。”

    皇帝苏河看向这份规定,内阁对军方代表在地方能做的事,做了极大的限制。

    军方代表的权限不大,但他能作为一颗钉子,打进了密不透风的文官体系。

    大都督府也为军方代表争夺很多权限。

    这件事情解决,文官和武将的气氛缓和很多。

    但因为刚刚的争执,乾清宫中的气氛,还是有些紧张。

    内阁大臣曲向阳站起身说道:“陛下,朝廷每年为黄河工程投入数百万两银币。

    现在黄河工程正式结束,维护黄河水道不需要用这么多钱。

    现在朝廷每年多出数百万两银币的预算。

    臣请示陛下,这笔预算花在什么地方。”

    曲向阳这话一出,文官们眼睛瞪得很大。

    朝廷再多的预算,他们也能很快就花光。

    钱就代表着各个部门的政绩,各部尚书都摩拳擦掌,准备争取这笔预算。

    礼部尚书韩翠柏,在内阁大臣曲向阳的话音刚落时。

    他立刻就站出道:“陛下,臣觉得这笔预算,应该投入到教育之中。

    陛下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壮大的源动力。

    朝廷在各地普及小学,能做到每个县都有一所小学。

    每一座省有一座大学,这是礼部即将完成的目标。

    小学和大学之间知识跨度太大,除了天才之外,很少有人能适应。

    民间有声音,要在小学和大学之间设立中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礼部正是因为没钱,一直都没有大规模设立中学。

    只是建几所实验中学,检验这种教学方法。

    通过前两年的检验,中学可以让中庸之人,以更顺滑的知识体系,学会大学的知识。

    礼部将来的目标,是在每一个府,设立一所中学。”

    工部尚书金银花听到礼部尚书韩翠柏的话。

    他立刻变得焦急起来,金银花知道皇帝苏河极为关注教育。

    他忍不住站起身说道:“陛下,这笔预算是工部省下来的预算,应该再投入到工部之中。

    现在全国大部分地方的桥梁都很残破。

    每一架桥梁的建造费用都极为高昂,地方根本无法承受,微臣建议这笔款项用于修建桥梁。”

    大都督冯三秋看着文官们的争执,他脸上露出笑容。

    这些文官为了利益,他们也产生了尖锐的冲突。

    大都督府也眼馋这笔预算。

    但现在的情形完全不同,大华帝国近期,没有向外发动战争的准备。

    军费不大规模削减,大都督府就很开心,没有理由再争夺军费。

    苏河看着礼部和工部的争端,这种情况他早就有所预料。

    “金尚书,各地桥梁的修建,可以参考铁路,由少府组建公司进行修建,通过收取通行费,收回建造资金。”

    金银花听到这里,他只能无奈坐下。

    工部找到的最佳项目,那就是修建桥梁。

    其他的项目,都竞争不过礼部的办学计划。

    皇帝苏河看向韩翠柏,他很满意韩翠柏的表现。

    朝廷把钱投入教育,这是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投资。

    “朕已经决定,把这笔多余的预算,用于建造中学。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礼部尚书韩翠柏激动的说道:“陛下请放心,微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待。”

    苏河与众臣又讨论了几项政策,这次御前会议结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