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清理宗室(上)

    第573章 清理宗室(上) (第3/3页)

来给您送文件。”

    霍启道很快接到来自京城的电报。

    这份督察院发来的调令,他升任为正三品的都察院佥都御史。

    这份调令的特殊之处,除了左都御史的签名之外,还有皇帝的签名。

    这代表着他这次提拔,是由皇帝钦点。

    霍启道拿着这份调令,他心中感慨万分。

    他在官场上颠沛流离数年,为了心中的理想,为了法家学说的复兴。

    他所做的事情不被世人认可,凭借出色的工作水平。

    哪怕是一些人想打压他,那也只是把他调往偏僻的地方,无法彻底压住他。

    现在否极泰来,他的努力获得皇帝苏河的认可。

    霍启道看着调令上的内容,让他尽快赶往京城。

    他还可以从各地任选,调来二十人的队伍,辅佐他查案。

    “待遇这么好,这是在京城有一份重案,等着我调查。”

    霍启道把调令收好,他知道只有极为棘手的案件,都察院才会这么着急,还允许他自选手下。

    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其他人都办不了,他才能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

    霍启道以极快的速度,交接好甘肃都察院的事物。

    他通过电报,把自己认为表现出色,却又因为各种原因怀才不遇的御史,选择最精锐的二十人,调到他的麾下做事。

    霍启道坐上前往京城的火车,他知道自己的仕途,也像这列火车一样,高速的奔向远方。

    ………………………………

    “卖报!卖报!

    大理寺卿苏燕在太后服丧期间留连青楼。

    他被皇帝下旨斥责,罢免大理寺卿职务。”

    霍启道听到报纸上的内容,他立刻买来报纸,仔细阅读这个案件。

    他阅读完案件的经过,就从中察觉到非同一般的情况。

    苏燕是什么人,他是皇帝苏河的族弟,正一品的大理寺卿。

    以他的身份地位,正常情况下,不会因为这一件事丢官罢职。

    苏燕常去的那间茶楼,突然被刑部查封,确定为没有注册的青楼。

    刑部还从青楼的记录中,查到前段时间苏燕经常光顾,有几次光顾的时间,还是太后薨逝不久,宗室成员服丧的时间。

    以苏燕的能力,这件事情曝光,又发展成这么大,这事很不寻常。

    霍启道有种预感,他被调往京城,可能会与这件事情有关。

    他很快赶到督察院,立刻就被左都御史李元正召见。

    霍启道与左都御史李元正谈了半天时间。

    他走出房门,头上都冒出了微微细汗。

    他就知道好案子,绝不会等到他来查。

    这不是查苏燕一家,而是查皇室宗亲苏二牛一家人。

    这个难度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苏二牛一家人,别说背后牵扯的势力。

    只看他们这一家人,苏鹰是公爵,大都督军法部部长。苏燕是侯爵,大理寺卿。苏雀是侯爵,税务总局局长。

    一家人一个公爵,两个侯爵,再加上皇帝苏河的亲二伯。

    霍启道调查这个案件,不说调查的难度,他还必须办成铁案。

    这个案件只要有一点能被质疑的地方,他就会粉身碎骨,再也不能翻身。

    霍启道来到都察院的官邸,他躺在床上思考这个案件。

    他等到手下大部分到京,就能开始调查这个案件。

    霍启道也知道左都御史为什么调外地人查案。

    以京城官员复杂的关系,让京城的御史查案,很难查出证据。

    这个案件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皇帝苏河的态度。

    但看苏燕遭遇,皇帝苏河的态度比较明确。

    这也是霍启道敢接下这个案子,而不是辞官不做的原因。

    真正一点希望都没有的案子,他宁可辞官也不会去查。

    因为这种案子,哪怕是他粉身碎骨,也没有丝毫作用。

    霍启道很快等到他中意的御史进京。

    他们在官邸商量查案从哪个方向入手。

    一声清脆的枪响,直接击破房间的玻璃,子弹镶嵌在柜子上。

    御史门看到破碎的玻璃,还有木柜上的子弹。

    陶木华最为镇定,分析道:“霍大人,诸位同僚,这是有人在警告咱们。

    再敢查下去,这颗子弹就不是打中木柜,而是咱们的脑袋。”

    霍启道看到这颗子弹,他却笑了起来。

    “打得好,打得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