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八章:实力对比

    第六百三十八章:实力对比 (第3/3页)

业,而是南方的工业能力和潜力都远逊色于北方。

    假如南方真的连一杆枪,一门炮都无法自产,如何武装得起百万大军?又如何能与北方一个工业国鏖战四年之久?一个人口两千多万的工业四年打不下一个自由民仅有600万的农业国,这种说法不免有些太过骇人了。

    南方是农业国不假,但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古典农业国,还是有少量的工业经济,只是南方的工业经济在经济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

    至于南方军需物资短缺,在战争的中后期南方被北方从海陆两个方向完全封锁后,确实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在战争前期,得益于战前囤积的军需物资和占领的联邦军械库,南方的物资还是相对比较充足的。

    至于西部方面,西部目前随时能够投入作战的正规军就有将近28000人,西部的后辈民兵力量也非常充裕。

    西部备战的时间要比南方更早,这些年来西部训练了数量可观的民兵。虽说在能动员的兵力方面,西部不如北方和南方。但是西部地区有落基山脉和科迪勒拉山系天险,这些天险胜抵十万雄兵。

    只要西部不主动东进大规模攻城略地,这些兵力对于西部而言进取不足,但自保还是绰绰有余的。

    在军事工业方面,西部武器的产量要高于南方,质量要优于北方。

    西部出产的武器在美利坚就是高端货的代名词,且不说西部拥有梁将军M1857式步枪,萨克拉门托炮这些让全美军队都垂涎不已的先进货。

    就连同样的柯尔特手枪,由于萨克拉托门托兵工厂管理严格,设备更加先进,工人的素质和积极性更高,萨克拉门托兵工厂所出产的柯尔特手枪要比柯尔特原厂的手枪质量更好,在市场上也更受欢迎。

    目前萨克拉门托兵工厂在正常情况下就能够做到日产320支长短枪,月产40门左右的萨克拉门托炮。而且和南方相比,西部的原料渠道更加可靠,绝大多数原料都能够在本土获得。

    西部的军械库中,有超过十万支步枪储备,1300挺机枪储备,840门大炮储备。和南方的军械库不同,西部军械库中所储备的枪炮大都是先进的梁将军M1857式步枪,萨克拉门托炮,最次的武器也是退役封存的23500支沃尔特M1851式步枪。

    而沃尔特M1851式步枪在南军和北军中,仅有少量精锐部队装备。

    因此在装备质量上,西军对比南军和北军有着极大优势,这从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西部兵力相对不足的劣势。

    在将领方面,西部将领和南部将领的质量则要优于北方军队。

    西部有梁耀,克鲁格,埃尔维斯等名将,南方则有戴维斯,罗伯特·李,朗斯特里特,两个约翰斯顿,两个希尔斯,杰克逊,博雷加德等名将。

    此时北方的高级将领则多数是由北方的政客兼任,因此北方的高级将领军事素养相对较低。北方最能拿得出手的将领是斯科特中将,余者多为庸庸碌碌之辈。

    然而斯科特已经年过七旬,显然是无法像南方和西部那些年富力强的将军亲临一线指挥作战的。

    此外,南方还有棉花这张王牌。棉花是南方人的自信与底气所在,南方供应了全世界超过三分之二的工业用棉花,是欧洲纺织厂最重要的原料库,没有之一。

    南方笃定自己手握棉花这场王牌,将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外交优势,为了不失去南方这个物美价廉的原料产地。欧洲各国,尤其是棉纺织业发达的英国和法国一定会坚定不移地站在美利坚联盟国这边。

    南方的棉花是白色黄金,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棉花产地能够取代南方的地位!这是多数南方人的想法,包括南方的精英和平民。

    西部也有石化产品,尤其是煤油这一独一无二的贸易产品,只是西部当局并没有像南方强调棉花的重要性一样,强调煤油的作用与地位。

    南方人将胜利的最大希望寄托在白色柔软的棉花上,西部人则没有将希望寄托在单一的贸易品身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