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扯几句
浅扯几句 (第2/3页)
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两个之所以会被离间,恰恰是因为太过在乎对方,所以才会由爱生疑,从而给外人以可乘之机。
这是很多相爱的人的通病,也是最难过的一关。
如何从普通的爱,转变成坚定不移的情,这是一道极其难以越过的坎。
我们常说永恒,可永恒是建立在绝对信任的基础上的。
就像耶稣在海上对他的信徒说的那样:“你这小信之人,为何生出疑虑呢?”
学佛修道其实也一样,坚定的信心从何来的?靠嘴说的吗?并不是,就是断掉自己一个个的疑惑,直到最后,悬崖撒手,自肯担当。这才是真正的正信。
我们普通人不过就是一时心血来潮,图个热闹,别说让你坚定的信个一辈子,就是十年八年的都难,更不要说历经百千万劫,信心不退。
现在很多人不喜欢谈爱,但其实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太多人把它等闲看之。这也是现代人的通病,末法时代嘛,大家听得多,见的多,所以傲慢心重,觉得什么都不过如此,实际上也只是看到了点皮毛,连内里都没见到。
又扯远了,继续回到男女主的爱情故事。
从开头我就说过,男女主的爱情故事,除了开头结尾甜,中间都很虐。
我不怕把这个剧情透漏给大家,因为我想突出的男女主的爱情最大的主题就是“永恒。”
所以对于男女主来说,断疑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一步,但目前剧情所开展的,仅仅只是个开始而已。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拿情关情劫说事,觉得受了一次伤心彻骨的爱情的打击之后,看透一切,便是过了情关情劫什么的。
其实并不是,没那么简单。
我常觉得,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太急功近利。
如果只是受一次失恋的打击就过了所谓的情关,那这世上失恋的人多了去了,这情关也太好过了吧,是个人就行嘛。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论做什么,都是先从一开始的。
想要慈悲万物,先要学会慈悲一人,对一人有情。
当然对一人有情,并非一定要男女之情。也可以亲情,友情等等。
比如地藏菩萨,就是由对她母亲的孝顺之情,才发出了宏愿,从而利益地狱众生。
地藏菩萨最后成了菩萨后难道说就不爱她的母亲了吗?
爱的。
情关放下的并不是情,也不是爱,更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这也是大乘佛法的真正意义。
很多天人,罗汉,走的都是小乘路线,也就是所谓的自了汉。
这个不是究竟,将来都是会退转的。
不过就是劫数多少的问题罢了。
真正不退转的只有佛和大菩萨。
当然这里的大菩萨并非只是指佛家,一切大乘修行者。
因为慈悲是一切道业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再高,将来都有垮掉的一天。
但为什么修小乘呢?因为小乘是培养定力的基础。
换句话说,你如果不修小乘,直接走大乘,去红尘中滚来滚去,很容易迷掉本性,从而堕恶道。
所以定力不足者,先修定,也就是小乘。
有了定,才可以谈去红尘中炼性,走大乘。
每个人都不同,自己要搞清楚。
类比到小说中,应采薇,李景明,七杀,他们的童年其实就是在修小乘嘛。
因为小乘的根本其实就是远离红尘,然后持戒修定。
这三个孩子从小就住在一个世外桃源的地方,受南老先生等人的培养与教导,做人做事符合礼法。
到了后来成年后,开始要面对世界,转而进入红尘中历练。
这个时候每个人心中的魔障就出来了,相对应的违缘也就来了。
如应采薇因为自身的贪念而迷失自己,辜负了李景明。
再比如李景明因为对应采薇的执着,由爱生恨,迷失自我。
都一样。
但他们终归还是要找回自己的。
其实在这里大家也不难看到,古代人的恋爱真的有太多的阻碍。
因此希望大家珍惜一下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现在的大环境可能还不是十分乐观,但我们所拥有的选择,真的比古代人多太多了。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要经历书中李景明和应采薇的这一劫难的,因为很多恋人可能前世已经修过了这一劫,所以这一世他们选择更加的相信对方,因此收获了美满的爱情。
比如近代的杨绛与钱钟书先生,周总理与邓颖超等等。
而我这样写,是为了把一个完整的道理呈现出来。
我自己这一世也要找到属于我的另一半的,那是我今生最大的任务,至于其他的,都只是在这个的基础上顺带做的罢了。
因为在我看来,福报,智慧什么的,已经不稀缺了,我真正要的是大慈大悲的心。
而这个思想,我会在今后的情节中展开,到时候大家就会懂我为什么会这样说。
很多东西真的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我只能想办法构造出一个画卷,给大家看。
以我本人而言,我的人生无非两条路。
一条是出世,学吕祖那样,自饮长生酒,做逍遥自在的神仙。
钱财名利其实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重要,人这辈子,短短几十年,苦点也罢,乐点也罢,一眨眼就过去了。更何况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