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缝合

    16.缝合 (第2/3页)

些,既然Lember缝合出了错,那就再仔细些......

    他没有放弃和寻求帮助的选项,遇到的所有麻烦都需要自己去面对,否则等待伊格纳茨的就是身败名裂。

    也不知道是因为埃伦娜的吃瘪让他心情大好,还是因为别的什么,这次的缝合在外人看来似乎顺利了许多。具体顺利在哪儿,外行肯定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觉得伊格纳茨的操作忽然就变流畅了。

    这些只是视觉带来的体感,而对于那些参观席上的几位内行来说,伊格纳茨的速度变化被完全体现在了时间消耗上。

    当前麻醉技术不稳定,手术速度依然是衡量一位外科医生最好的指标。伊格纳茨更是一位以手术速度见长的外科医生,所以每逢他的手术,记录时间就成了同僚们的习惯。

    虽然整场手术的时间被拖了很久,但刚才的小肠断端吻合却完成得非常迅速,马上就成为了席上众人小声讨论的焦点。

    “现在是15:14,才用了12分钟?不会是我看错了吧?”

    “没错,比刚才快了整整一倍还多。”

    “距离太远了,看不清缝合质量,但这个速度肯定打破了记录。”

    “撇开质量谈速度已经过时了,我个人还是更看重质量一些。不过,以他对自己的要求,质量应该不会太差才对。”

    “我不同意,刚才的缝合就差强人意。还是看看术后吧,最慢一个月,最快只需要两三天。”

    “所以说,你们讨论了那么久还是没说到重点,为什么他突然就提速了?”

    在单纯的吃惊和些许的嫉妒之后,他们开始寻找伊格纳茨能够提速的真正原因。

    大家都是手术台上工作的医生,很清楚肠道缝合的难度。主刀医生要做的就是用针线穿插肠壁组织,然后打上线结,每个环节都和练习息息相关。

    这种情况下,想在短时间内提升一倍的速度是不可能的,能提升1-2分钟就已经是超常发挥了。

    既然前后的主刀都是伊格纳茨,所用器械也没有变化,唯一能让速度出现剧烈变化的因素就是刚上台的助手。

    “这么说起来,伊格纳茨的停顿确实变少了。”

    “间断缝合的缝线是一跨一结,助手需要在他做缝合的时候暴露入针和出针位置,在他打结的过程中固定住丝线【6】,在打结后第一时间剪线。如果线用完了,他还需要递上新的针线,同时还得时刻保持住烛光的射入方向和相隔距离......”

    “不用分析了,就是那个年轻人缩减了时间。”

    “那家伙是谁?”

    “听伊格纳茨刚才说是Vienna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学生。”

    “毕业生?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我也没见过......”

    卡维确实帮伊格纳茨省去了相当多的麻烦和时间,让他的每个动作的衔接都变得无比顺滑。

    能做到这些,除了需要几十年的外科经验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