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凉府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百六十二章 ***凉府 (第1/3页)

    杨嗣昌思索了一番之后说道:「陛下,若是楚贼可以占据陕西,对我们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崇祯怒道:「混账,祖宗疆土为贼人所占,你竟然说是好事?」

    杨嗣昌赶忙俯首道:「陛下,若是楚行可以占据陕西,那么陕西这个祸乱之源就会成为楚行的负担,朝廷就有机会腾出手来做大事。至于楚贼,我们可以命令山西、湖广、四川等地招募乡勇团练,拖延其扩张的速度,若是我大明可以迅速剿灭其他省份的流寇,楚贼自然是会不攻自破的。」

    崇祯自然是不愿意接受的,声音也越发的阴沉,「先不说朕能否背负丢弃祖宗之地的骂名,单说允许其他省份招募乡勇一事,若是培养出千千万万个楚贼,谁来承担这個责任?」

    杨嗣昌心想,陛下啊,陛下,您是真的糊涂啊。

    这大明立国以来,将近三百年的江山,才出了一个楚行啊!

    这楚行走到这一步,其中盘根错节的关系,其辛苦经营,如今这时局,哪个臣子有这条件?

    但是杨嗣昌不能跟崇祯说这种话,说这种话,就意味着说崇祯是瞎子。

    竟然让一个小小的参将,经过常年的经营,成为一方霸主。

    就意味着说崇祯是一个个地地道道的昏庸之主。

    崇祯的气量实在是太小了,压根就没有容人之量。

    杨嗣昌只能叩首说道:「启禀陛下,此乃权宜之计罢了,而且只在临近陕西的省份施行,等待朝廷剿灭了流寇,兵精粮足,自然可以震慑地方,消弭此令带来的祸患。当务之急,是要将横行在大明疆土之内的流寇消灭干净,只要内部的问题得到解决,我们才有力量去解决外部的祸患。」

    「臣恳请陛下,再拨些银两出来,为朝廷增派些精兵。」

    崇祯叹息一声说道:「杨嗣昌,你考虑过没有,为何朕明明知道,九边重镇不容有失,却不肯给他们发饷银吗?」

    杨嗣昌有些呆滞的看着崇祯,却听崇祯继续说道:「难民需要钱,军队需要钱,皇兄大行需要钱,朕早就没有银子了。如今户部空空如也,朕的内库里,也是一文也拿不出来了。」

    「你们这些做臣子的,只知道跟朕要钱,却从来没给朕想过办法,这钱从哪里来?」崇祯再次叹息道。

    这便是东林党的可恶之处了。

    在崇祯之前的几位皇帝,为何在时局崩坏的情况下,依然能勉力维持帝国的运转?

    因为他们重用类似于汪直、魏忠贤之类的宦官。

    或许宦官在士大夫们看来,是地地道道的祸根,但是对于君主来说,他们确实实打实的宝贝。

    因为他们能够给君主搜刮金银财宝,然后还能给君主背锅。

    要知道,君主的一举一动都是需要金银支持的。

    当初朱棣在位时,文官虽然逐渐复苏,但是却跟这位雄主没有实力掰手腕,所以朱棣可以肆无忌惮的派遣太监,去全国各地,甚至国外收缴财物。

    比如高丽,就没少给皇帝进贡金银财物,女子马匹。

    可是到了崇祯这里就彻底不行了,他信任东林党,却不信任自己身边儿太监。

    将自己彻底整成了孤家寡人,这如何能够在乱局之中生存?

    东林党一贯的原则是,臣子给您做事,您是要给钱的,没钱作为臣子我怎么给您办事?

    然后奇妙的骚操作,就又来了。

    崇祯自然会说没钱,朕得想办法创收。

    臣子们立刻严格申明,陛下,商税不能收,矿产不能开采,海贸不能进行。

    因为这一切都有利益群体在把持着,崇祯想要钱,就只能在他们身上割肉。

    所以当崇祯对于眼下自己颇为信赖的杨嗣昌提出,他没有钱的时候。

    杨嗣昌没有想过动用官员的蛋糕,而是毫不犹豫的说道:「加派练响!」

    这是一个崇祯自己听了都非常迷糊的操作。

    因为如今的百姓,被加派练响逼迫的活不下去,造反的不计其数。

    可是朝廷为了镇压叛变,却又要跟老百姓加派练响。因为在杨嗣昌看来,举国上下,只有那些种田的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