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我要努力!

    第四章 我要努力! (第2/3页)

原本叫于三,可是长得如此俊秀,俨然是简王府的厂花,怎么能叫于三这个名字呢?

    于是赵似就给他改了这个名字。

    于化田都有了,也该有东厂西厂了。不过还得一步步来。

    赵似成立了东校字房,职责你懂的。暂时由于化田负责,李芳负责整个王府管理以及对外交涉。

    嗯,没办法,这两位身残志坚的人士是赵似目前唯二能用的心腹啊。

    攫戾执猛的谋臣,破坚摧刚的猛将,暂时一个都看不到。

    唉,本王只能白手起家啊。

    “殿下,这是进奏院补抄录的部分邸报,还有这两天新出的小报。”李芳恭敬地说道。

    “嗯,官家已经答应本王,下诏去门下省、枢密院和秘书省,把部分军国机要文书抄录一份给俺。李公,你记得去交接下。”

    李芳和于化田的脸上都露出欣喜之色,连忙应道:“是!”

    “化田,给李公和你自己搬张椅子,俺们一边看,一边聊聊。”

    “是。”

    这些邸报都已经被入值东校字房的小内侍们,按照里面的内容,分吏、户、礼、兵、刑、工六房整理了一遍。

    赵似翻阅起来非常方便。

    不得不说,进奏院的邸报内容相当的丰富。

    刊登最多的是官家的起居情况,包括官家的重要讲话、与大臣的召对。还有祭祀、狩猎、议谥、赏赐等礼仪大事。

    赵似能理解。

    通过刊行天下的邸报,把官家的重要指示送到地方每一个角落,让地方官员以及士绅们及时知道朝廷的动向。

    邸报的内容,第二多的是官吏选拔、任免、升迁、贬斥、奖惩以及大臣去世等信息。

    这也没毛病,人事即政治。

    人事权是最重要的政治权力之一。朝廷就是通过选拔、任免、迁黜、奖罚官吏,彰显它的威权。

    如此看来,古代和现代的思路和手段都是一脉相通的。

    不过赵似发现,邸报里占篇幅最大的却是大臣们的奏章。

    从邸报附加的“编者按”,可以看出这些奏章是经过挑选的,一般都是经过官家阅批同意的。

    看着这些数量不多,却长篇大论的奏章,赵似忍不住感叹,果真是文风鼎盛的大宋啊。大臣们各个都是饱读诗书,妙笔生花。

    一篇奏章不写个千儿八百字,都不好意思出门跟人打招呼。

    除此之外,赵似还在邸报上找到战争捷报、科考结果、重大案件的审理情况等信息。

    似乎邸报上的消息都是报喜不报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