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江诗语的蜘蛛网

    第十章 江诗语的蜘蛛网 (第3/3页)

成大编剧了,会不会以量身定做剧本为名潜规则女演员?”

    年轻人很容易混熟,杨树不让她继续叫杨编,直接叫名字不容易想歪。

    刘漫和江诗语都停下筷子看着他。

    杨树呵呵笑:“我如果说不会,你们不信,如果说会,我自己不信。”

    刘漫笑着摇头:“这人很滑头,等于没说。”

    第二天开始江诗语就开始四处托人寻找接触郭敏凯的关系,两天后还真有了线索,于是和刘漫开始跑这事。

    杨树帮不上忙,留在家里继续用他带发动机的笔记本电脑写剧本。

    白吃白住不好看,他主动接过了买菜做饭的责任,承担一些餐饮支出,在两个美女回来之前做几个清汤寡水没有技术含量也没热量的菜。

    很快刘漫和江诗语就见到了郭敏凯副团长,或许是托的人情有用,也可能是剧本真打动了他,总之最终大幅度降价,答应十二万接拍这部戏。

    这个价格已经非常优惠,其中大部分是要交给单位的,现在十八线做综艺的演员都要得比这多。

    刘漫和江诗语挺振奋,打电话向杨树报告好消息后没回家,紧接着就去儒和影视见柯总监,请求增加十万制片成本签下郭敏凯。

    虽然有压缩其他开支的计划,但太辛苦了,刘漫还是决定去要钱。

    目前演员支出额度有七万,只要增加十万,一切就都解决了,《拼桌恋人》有郭敏凯加盟,阵容将像样不少。

    柯总监很客气地会见了二位,但拒绝了:“我们得控制投资风险,这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决定的。”

    不过也指了一条明路:“你们应该说服杨树把剧本卖了,他可以多赚钱,我们也能重新布局规划,皆大欢喜嘛。”

    刘漫初生牛犊有虎牙,人还不够老练圆滑,又当场拒绝了柯总监。

    回到家两人都气呼呼的:“三十万都投了,加十万请个名演员竟然说什么都不肯,这是多好的事,难以理解柯总监竟然和自己的投资较劲。”

    柯总监不至于较劲,不可能因为不喜欢杨树的态度就坏自己公司的事,这不合理。

    儒和显然是看好这部剧本的,所以才提出收购,其实按照杨树猜测,柯总监是对刘漫的导演能力没有信心,如同他当初否决她写的分镜剧本。

    如果儒和把剧本买过去,除了名编剧署名外,多半真会增加投入,然后请成熟的导演实际操刀这部作品,再让刘漫挂名。

    虽然是猜测,但这是最稳妥的办法,作品各方面都将有保证,赚钱不是问题。

    如果买不下剧本也就无法架空刘漫,那就只能投三十万让她去瞎搞,亏也就亏了,算是对刘濤长期合作关系的投入。

    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会演变成如今的尴尬局面,其他可能性都说不通。

    不知刘漫是否分析到这一步,反正她挺不高兴也下了狠心:“咱们自力更生吧,就像杨树之前说的,把不必须的岗位都删了,想办法将这十二万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