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B计划

    第三十章 B计划 (第2/3页)

就开始讨论,分歧还是比较大的。

    《拼桌恋人》上架的当天早上,超乎预期的点击数刺激得杨树一股真气打通了脑血栓,当时想到一个点子,可以把三四个故事集中到一部作品里,增加容量提高吸引力,也能节约宣传成本。

    然而考虑多了就发现这股真气不是打通了脑血栓,而是导致了脑血栓,做合集并不是个好主意,实际上等于把几个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将成败都赌在一部作品上。

    目前平台还没有限制单部作品的时长,没必要主动规范化,《万万没想到》每集短得多,目前还在策划第二季。

    杨树的预见性下意识地影响决策,造成事实上的操之过急,其实要等一年后抖音等平台占领了短视频市场,各影视平台才会做市场细分,硬性提高作品时长。

    刘漫也是这意思:“有多少钱办多少事,没必要非向传统电影时长靠拢,我们还是把故事分开来拍,不管拍几个,只要一个作品成功就算大功告成。”

    江诗语也认为这个思路比较靠谱:“咱们的人生未必比别人豪迈,我可不想跌倒了重头再来,还是小步快走比较稳。”

    杨树把想法提出来是供大家拓展思路,实际上也否定了,顺势从善如流:“那就按我们原来的设想做,继续《世界奇妙事件》系列,有多少钱就拍多少集。”

    奇妙的工作室启动资金预计只有五十五万左右,还得留一部分作开办费,再怎么省吃俭用,新剧成本都不宜超过四十五万,这是个大前提,创作计划得根据这个脚踏实地。

    《拼桌恋人》成本三十万,演员和导演支出就占了将近二十万,有些头重脚轻,而且删减了大量剧组人员,但也证明制作费可以压缩得很低。

    现在已经有人在搞网络连续剧,五十万够拍五、六集,粗制滥造点的话十集都能搞定。

    杨树和刘漫重新规划计算过,如果不算主要演员、导演和编剧开支,只组建人员齐备的摄制组并加上拍摄器材租赁费,一部作品的制作费是可以控制在十五万内,那么四十五万还是大有可为的。

    但导演、编剧、主演不可能不需要成本,这方面三人充分磋商后也已经有了共识。

    共识就是“B计划”。

    计划内容是立足自力更生,就像拍《拼桌恋人》时一样,自编自导自演,而且三人全部B签,可以节约许多前期开支。

    至于是否继续请明星参演,三人意见也一致,根据剧情需要可以请。

    “我们可以动员一些人脉,利用《拼桌恋人》获得的人气和信任,尽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