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120台,66亿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三百三十三章 120台,66亿 (第1/3页)

    朱志文莫名的激动,根本控制不住的那种!

    这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

    副总设计师江横波推门进来,原本是过来汇报一下这架战机生产制造的一些事宜,注意到朱志文的神色之后,忍不住就首先问了起来,“老朱,什么事情让你这么开心!”

    朱志文哈哈一笑,也不隐瞒,爽朗的道,“你可能不知道吧,雷火科技工业集团的lh165型涡扇发动机已经量产了!”

    什么!

    已经量产!!!

    他脱口而出,“这不可能吧!”

    朱志文脸上满满的喜色,“怎么不可能,千真万确,我刚才亲自和林总通了电话,获得了证实,lh165型涡扇发动机不但已经进入量产,且第一台量产发动机已经顺利通过工厂试车,达到了交付状态!”

    江横波半天都没有回过神来。

    前不久他得知lh165型涡扇发动机通过了300小时长试,原本以为最快也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进入量产,因为这是世界最先进的军用涡扇发动机。

    根据常识,发动机越先进,技术含量越高,生产难度就越大,制造周期就越长,也许进入量产还需要不止两、三年,花费三、五年的时间都很正常。

    似乎,这些常识在雷火科技工业集团这里不管用,这才多久啊,就进入量产,且第一台发动机都已经达到了交付状态。

    朱志文心情不错,“老江,林总说了,从这一台发动机开始,他们就能源源不断的提供lh165型涡扇发动机,每月10台都没有一点问题!”

    产量还这么高!

    每月10台,一年下来就是120台!

    江横波又是微微一惊,其实,林峰远远没有将话说满,等积累了足够的生产制造经验,等雷火涡扇发动机的员工达到基本满员,一个月生产制造3、40台都没有一点问题。

    按照当初的规划产能,这家工厂的真正产能是年产500台lh165型涡扇发动机!

    在惊讶之余,江横波似乎也想道了什么,提醒道,“老朱,lh165型涡扇发动机确实出色,它是世界上最好的军用涡扇发动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担心它的造价。”

    基本常识,性能越好,推力越大,发动机的造价也越高,听说漂亮国的f119发动机造价超过了900万美元!

    1995年的900万美元,在很多人的眼中这是一笔天文数字,很多规模稍微小一点的所谓的国营企业一年的营收都没有900万美元。

    而这仅仅只是一台f119发动机的造价。

    朱志文其实也猜想过lh165型涡扇发动机的造价,江横波提醒之后,心中渐渐的冷静下来,缓缓的询问道,“老江,你觉得呢,这样的一台发动机大约需要多少钱。”

    江横波稍微思考了一下,然后回答道,“漂亮国的f119发动机造价超过900万美元,lh165型发动机更出色,推力也更大,推重比更高,我估计会在1000万美元以上。”

    良久,朱志文都没有说话。

    刚才还心中充满惊喜,现在,他觉得有一点堵。

    太贵了!

    这样贵的发动机用在他主持研制的这架国产新型战机上面,虽然这架战机的性能会直接上一个台阶,但相应的造价也会飙升,一般情况下,发动机的造价往往要占了整架战机造价的三分之一。

    心有不甘,朱志文再次询问道,“老江,lh165型发动机的造价真的会这么贵吗?”

    虽然心中已经知道,lh165型涡扇发动机应该就有这么贵,但还是忍不住这么询问。

    江横波摇头苦笑,他完全理解朱志文的心情。

    没有再回答这台发动机造价的问题,而是提醒道,“老朱,也许我们要考虑做两手准备,如果lh165型涡扇发动机造价过高,那我们又要开始考虑俄制发动机。”

    朱志文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十分无奈的道,“可是,人家不一定会卖啊,就算卖给我们,估计还是会限量供应,且价格可能还会在原来的基础上上浮。”

    江横波劝说道,“就算是价格上浮,那也不可能到1000万美元的天价,估计700美元左右能拿下来。”

    700万美元虽然也很贵,但相对1000多万美元还是便宜不少。

    朱志文觉得这样的价格太高,超出了他的承受力。

    朱志文没有再说什么,皱着眉头坐在办公椅上,摸出一支烟点上,闷头抽了起来。

    .......

    办公室之中。

    林峰正在看今天的《华夏航空报》,上面有一则关于lh165型涡扇发动机量产的报道,只是篇幅不算大,也没有任何关于这台发动机的性能的介绍。

    “咚、咚、咚!”

    办公室门外响起了敲门声,财务总监梁跃南推门进来,“老板,您吩咐我们的事情办好了,这台发动机的造价已经测算出来,您看一看。”

    说完,将一个文件夹摆在了林峰的面前。

    早在一个星期之前,林峰就交代给了财务部门一个任务,那就是算一算这台发动机的大致造价,允许误差20万美元,现在终于已经测算出来。

    为什么要测算造价呢,因为林峰知道,随着这台发动机顺利完成300小时长试并进入量产,估计用不了多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