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王天放求援

    第三百四十五章 王天放求援 (第2/3页)

是它还能长时间这么飞行!”

    大家听得热血沸腾!

    刘志远微微遗憾的道,“可惜,暂时不允许开加力飞行,不然,真想体验一把。”

    旁边有人爆料道,“听说设计研发人员已经在对战机进行改进和提高,未来的b型战机可以开加力飞行。”

    刘志远道,“等b型战机装备部队之后,我一定要试一试,估计一脚油门就能飞到关岛!”

    四周响起开心的笑声。

    随着这架战机的正式入列开始装备部队,它的一些情况也陆续的反馈到了战机的设计研发单位。

    作为这架战机的总设计师朱志文当然也收到了各位反馈,反应最多的这架战机的超强机动性。

    这不,还有一位设计专家在向朱志文汇报部队反馈过来的一些信息。

    “朱总,不到一个星期内我们收到了很多反馈,凡是驾驶过这架新战机的飞行员都赞不绝口。”

    “大家最满意的是它出色的加速性能,高音速巡航,以及良好的机动性……”

    朱志文认真的听着,然后道,“如果我们完成了设计改进和提高,那军方对这架飞机的评价会更高。”

    “所以,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完成设计改进和完善,除了高机动性之外,还要具有高事态感知,航电系统,尤其是雷达火控系统要进行全面升级。”

    高隐身性能他做不到。

    但是高机动性,高事态感知是可以做到的,只要做到了这两点,这架战机无疑就是第三代战机之中的领头羊,另外,他还会借着这次设计改进充分考虑和雷火武器分公司设计研发的那些武器装备的兼容性。

    也就是说,雷火武器分公司设计研发的各种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等,凡是这架战机能用得上的,统统要用上去。

    这些可全都是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不管是空空导弹,还是空地导弹,或者是精确制导炸弹等等。

    当务之急,抓紧设计改进,尽快完成,尽快生产制造b型机,a型机的只是一个过渡,数量不会很多。

    军方的想法和朱志文是一致的,没有几天有一位军方领导的电话就打过来了,主要过问这架战机设计改进情况。

    “朱总,飞行员们对这架战机的评价很高,各飞行大队纷纷打报告,强烈要求大量列装新战机,a型机的话我们计划只生产制造30架,以后都是经过设计改进之后的b型机。”

    朱志文很有压力,但还是回答道,“领导,给我们一年左右的时间,一定完成设计改进。”

    “不行,一年的时间太久了。”这位领导几乎没有商量的余地,“半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设计改进,一年之后b型机要开始列装部队。”

    可是......

    朱志文还想说一点什么,想再努力争取一点时间,但根本就没有开口的机会。

    这位军方领导道,“你们知道吗,雷火科技工业集团设计研发的隐形战略轰炸机用不了多久就会开始首架原型机的总装,你看他们的速度多快啊,你们不能太慢了,就半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面设计改进。”

    这样一来,朱志文还能说什么。

    放下电话之后,心中也佩服不已,雷火科技工业集团是真牛批,这才多久啊,居然就准备开始首架原型机的总装。

    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唉,不能比,完全不能比啊!

    朱志文当然知道设计研发世界领先水平的隐形战略轰炸机是什么样的难度,即使这样,雷火科技工业集团也没有用多久的时间,既然如此,仅仅只是这架战机的设计改进而已,那半年好像也已经很多了。

    .......

    凤凰厂。

    前不久,王天放成功升任一把手,之前的一把手孙江波光荣退休,他上任一把手的第一件大喜事就是迎来了军方的一张大订单,一口气订购50台涡扇发动机。

    他们这种中小型涡扇发动刚进入小批量生产制造阶段,到目前为止还只生产制造十几台,各种问题还比较多,王天放是既高兴,又很有压力。

    设计上的问题倒不大,因为这台涡扇发动机是仿制老毛子的某一台涡扇发动机,问题主要在材料和制造上。

    材料问题他短时间内无法解决,目前,只想解决制造上的一系列技术问题。

    为什么军方突然增加了这台中小型涡扇发动机的订单呢,因为军方突然对高级教练机的需求增大,而某高级教练机使用的动力就是这款中小型涡扇发动机。

    这台发动机目前最主要的制造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压气机轮盘的加工。

    一共九级压气机轮盘,钛合金材质,重量轻,壁薄,加工非常容易变形,而恰恰每一级压气机轮盘的精度又很高,加工的变形量稍微大那么一点点就报废。

    因为压气机轮盘是关键零件,不但精度要求高,而且超差的允许度也非常小,如某一个关键尺寸只有±0.02的公差,超差一旦超过0.015就只能报废。

    为了攻克这个技术难关,王天放曾经亲自挂帅,历时一年多的时间,但还是没有多大的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