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古董市场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366章、古董市场 (第1/3页)

    潘家园,解放前只是北京城外一个小小的村落,早年间在护城河东边有不少砖窑瓦场,潘家窑是其中的一家,因窑主姓潘,当时被称为潘家窑,但叫了没有多久,人们就觉得不雅,因为老北京人通常将妓院叫‘窑子’,所以就改为‘潘家园’,这个园字是‘家园’的意思...

    一九九二年以后,在这里逐渐形成一个旧货市场,短短几年时间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吸引着大批淘宝者和游客,而今,“潘家园”已不只是一个地域的名称,几乎成为古玩市场的代名词。

    王启路上跟出租车司机聊着潘家园的故事,司机还给王启讲起了潘家园鬼市的两个传说:

    第一个传说是,“鬼市”开在阴阳交替之时,引来许多阴间神鬼,前脚从您身边飘过买下东西,后脚就躺回棺材里去了。

    第二个传说是,相传慈禧太后手下有一个小太监去逛“鬼市”,买下一只关在笼子里准备出手的狐狸。原来那狐狸是只狐仙,为了报恩,做了小太监的老婆,于是潘家园“鬼市”一下子热闹起来了,许多单身男士大早上就来守株待兔...

    王启赶到潘家园的时候,潘家园已经是一个正规的市场了,一排排的店铺整整齐齐,并没有凌乱无序的地摊,他一打听才知道,只有星期六和星期天才有地摊,再就是凌晨的鬼市!从九六年开始市场整治无序的地摊,都已经入棚入市了,白天是看不到了...

    他沿着精品街的店铺闲逛,发现精品店里确实有不少古董,不愧是天子脚下、世界文明的古都,经历了元明清三个朝代,由于历史悠久,各朝各代的物件非常的多,原来这些东西都是皇宫大内御用的东西,贫民百姓也无福消受...

    一直到了现在,改革开放了,人们才认识到古董的价值,要是退回二十年,这些东西还是破四旧的东西,被大多数人所唾弃,就是现在九七年了,也有大部分人没有重视起来...

    王启先是把两条精品街逛了一遍,大体心里有了点底,又去逛那四个大棚,就是原来地摊入室的摊位,摊位上天南海北的货品都有,不过真品却不多,大部分都是高仿的赝品,不过就是这样,也有很多人带着放大镜,一件一件的在捡漏,非要从赝品中找出真品...

    捡漏是所有淘宝者的梦想,能够从堆积入手的物件中,找到真正的古董,能够一夜暴富,是人的梦想也是奢望,大棚里的商户太多了,种类也很丰富,文物书画、文房四宝、瓷器陶器、木器家具、玉器石器、青铜器、金器银器等等什么都有...

    王启每个摊位挨着逛,而且好久不用的卡通包,也背在了身上,看到带光辉的物件就收下,只是象征性的砍砍价,别人捡漏如同大海捞针,他却是西瓜地里找西瓜,一找一个准,买了就往背包里扔...

    根据风伯的介绍,香港新收购的仓库竟然有三千多平方,还是两层,开个高层次的拍卖行,根本就用不了,王启想把仓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