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英雄辈出(一)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百一十五章 英雄辈出(一) (第1/3页)

    与春同行六十年

    第一百一十五章

    英雄辈出(一)

    一九九七年是车宏轩永远记得住的一年,这一年北京的几项工程陆续签约,使他的企业得以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七月份,北京李总带队来参观考察,回去后立即签约。按照合同规定,车宏轩给安装一栋别墅。安装后,另外几家到工地参观,都对产品比较满意,促使其他项目也很快签约。

    由于一下上来这么多平开窗产量,车宏轩不得不亲自到李达元那里落实供货。李达元表现得非常义气,告诉车宏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定确保工程需要。

    连同本地工程,车宏轩每年产值都在一千万至两千万之间。由于人手配备整齐,他并没有感觉特别累。

    七月末,刘斌跟车宏轩打招呼,跟单位办了两不找,出去下海经商。

    这时候刘斌三十四岁,他一九八四年建筑大学毕业,分配到铝窗公司,在职读的研究生,并且在一九八八年拿到了注册建筑师。

    认识人都知道,刘斌不仅才华横溢,还长得一表人才,将近一米八十的大个,一百八十多斤的体重,挺着军人般的胸脯,面部白皙,戴副金边浅茶色近视镜,镜片后边是一双双眼皮的大眼睛,忽闪忽闪动人,总是挎着一个单肩棕色真皮休闲包------这一切,都透出一股强烈的风华正茂气息和中年科技工作者的美好形象。

    刘斌具有天赋的讲演表达能力,讲话从容不迫,从不间断,不过,这就难免出口不慎,对后果考虑不周,甚至有人说他“撒谎不眨眼,顺嘴胡咧咧”。多年的商场打拼,使得他大有“曾经沧海难为水,望却巫山不是云”之感,不愿久居人下,“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匣内待时飞”,锥处囊中,图谋外露,这使得他很难被驾驭,没人管得了。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商品经济大潮席卷中国,荡涤着封闭落后的陈腐陋习,这也难免冲击了知识分子扎堆的设计院。刘斌有个同学在那里当领导,鼓励刘斌自己开个设计院。刘斌当然不甘寂寞,先是跟着别人背着单位小打小闹

    地搞点业余设计,弄点灰色收入,后来,一九九二年下海经商成为潮流,头脑灵活的他便毅然决定下海创业当老板。

    一九九七年七月份,刘斌疏通关系,跟单位办了个“两不找”(留职停薪),自己挑大梁成立个设计所。靠着设计院同学的支持,同行们的疏通,还有自己的老关系,生意不错。那时候竟然出现奇怪现象,设计院忙的不亦乐乎,他这里倒也是忙得不可开交,究其原因是建筑业大发展所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没想到好景不长,他给一个开发商搞设计,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等到全盘设计搞完的时候,开发商一夜间倒闭了,巨额设计费要不回来,几经折腾,顶给他一栋三千平米、刚起骨架的写字楼。他欠下巨额外债,多次接到法院的“传票”,手里那点钱除了还账还要打对官司,转眼间便一贫如洗,好歹死里逃生,关了设计所,回到车宏轩这里,讲好年薪十万外加提成百分之五。

    凭借雄厚的知识底蕴,天赋的公关能力,还有老板的信任和支持,刘斌从一九九七年后几给车宏轩在黑龙江省和山东省签了几项小工程,虽然不算什么,可有毛就不算秃啊。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来到两千年。刘斌遇贵人相助,突然把古城市保险公司的办公楼拿到手。这件事简直就是个迷,没人知道他究竟有多大道行,人不知鬼不觉的一出手就签了将近六百万工程。这在当时是比较大的工程,确实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