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机遇与奋斗(二)

    第三百四十二章 机遇与奋斗(二) (第2/3页)

。”

    杨晓红皱起眉头问:“现在忙什么呢?”

    车宏轩认真地说:“两件事,古城市工程审计和建设酒厂。”

    “建酒厂?”杨晓红感到惊讶,“这可要慎重,绝对不好干。去超市要上架费,到酒店要进门费,各个繁华地段还有地头蛇,真的很难做的。当然,如果干出名了那也是一本万利的生意,相当于卖毒品。我相信你,你张罗点事还是可以的。”

    车宏轩安排服务员上菜。

    杨晓红问:“为什么要干酒厂,你做工程不是很好吗?”

    车宏轩将酒厂情况绘声绘色地说了一遍。

    杨晓红认真地听着,待车宏轩讲完她歪头问:“你准备投多少钱?”

    “我计算过,三十万。”

    杨晓红一歪头捂嘴笑了:“你还是那么幽默!三十万可以建个酒厂?就是干起来也是小作坊。”

    车宏轩摆摆手说:“绝不是开玩笑!在山里搞建设,无论人工还是建筑材料都很便宜。尤其土地,一分不花。地下有一百多个酒窖,清理出来修复一下就可用。就连磨盘和碾子也都是原来的。烧酒用的原材料当地都有,价格更有优势。人工费也很低,普通用工二十块钱一天。水不要钱,烧的满山都是。政策也有优势,那里是三辽地区,政府还会从方方面面给予支持。因此,虽然投资不多,干好了产值达到千万不是什么难事。”

    杨晓红笑了说:“看来你的讲演水平还是不减当年,很有感染力。山的使用期是多少?”

    “七十年。”

    “花多少钱租的?”

    “村里给的。”

    杨晓红噗嗤一下笑出声来:“哎呀,你别再逗我了,世间哪会有这种事?”

    “确有其事。”车宏轩认认真真把有关山的来龙去脉讲清楚。

    杨晓红听得入迷,听完眨着那双漂亮的笑眼问:“你说水化验了,可以做瓶装水吗?”

    “当然。”

    杨晓红点点头说:“如果投资开发,即使酒品短时间内搞不出名堂,瓶装水也能搞成。”

    车宏轩高兴地说:“给我化验的是省内最权威部门,三十多项指标全达标,经过一段时间监测可以认定是天然矿泉水。但是,搞瓶装水我干不起,没那大实力。”

    杨晓红点点头。

    几道菜一起上来。

    杨晓红看了一下菜,加了一盘海参蘸酱、一只冻蟹,要了一瓶“五粮液”。

    车宏轩说:“不要太奢侈了,你点的这两道菜和一瓶酒得两千多。”

    杨晓红不在乎地说:“我从来没正式请你喝酒,今天是第一次,要像个样。”

    车宏轩推辞地说:“我和你正好相反,让别人花钱的时候很少,几乎没有。”

    杨晓红笑了说:“那就让你享受享受。我不知道你心情怎么样,我是很高兴。再说你看看五粮液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