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没有金坷垃,怎么种庄稼!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十九章 没有金坷垃,怎么种庄稼! (第1/3页)

    咸阳宫宣正殿,扶苏边回忆,边向郑国等人解释着粪便的妙用。

    当然,是假托在九原军担任监军时,从一位游历的农家士子处听来的。

    这在当时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秦国以法家为主,当年鼓吹分封的儒家士子被始皇帝残酷镇压了之后,诸子百家的士子也随之遭殃,开始名为游历,实为云游讨饭的生活。

    片刻之后,扶苏和郑国等人达成共识。

    一、在咸阳城挑选300名善架马车的良家子,由咸阳各亭长属下的亭父(负责本亭保洁)统领,专司每日清晨收集城中粪便,日俸15钱,自备车马。

    二、每车粪便1钱,由里正按各户人口分配。

    三、动用内史郡的官奴隶,在咸阳城外的官田修建十九处用于堆肥的场地,公食,日6钱。

    四、上述费用,由少府直接从皇帝内帑中划拨,不动用国帑。

    ……呵。老狐狸,真有你的!……扶苏打量了一眼看上去老态龙钟,颤颤巍巍的郑国。

    当他提出用钱收买粪便,用做肥料的时候,郑国就开始隐晦的说着什么国库空虚之类的话,很明显就是不想从国库掏钱,支持扶苏据说是从农家听来的方法。

    不过这也不能全怪郑国,虽说中国利用粪便施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但是并不普遍和广泛。

    在这一时期,施肥更多使用动物粪便,很少使用人类粪便。

    而使用粪便作为肥料的方式,也相对粗暴。

    那就是直接丢到田里,这种利用方法比较简单,效果也一般般,搞多了甚至会有反效果(粪便发酵不完全会导致粪便在田里二次发酵,土地的温度升高,产生烧根现象)。

    所以这一时期的亩产其实很低,号称天府之国的关中平原,亩产也才一石半……

    而宋朝年间,人们掌握了在粪便中掺水这一解决发酵烧根的技术后,亩产逐渐提升为2-3石。

    扶苏知道,尽管自己现在是皇帝,可要想说服郑国这种老臣在短时间内改变固有的观点,几乎做不到!

    所以他要做的就是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