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祭祖

    第一百四十三章 祭祖 (第2/3页)

大骆的老丈人是申候,申候为了自己亲外孙的嫡子地位,向周孝王提出抗议。

    周孝王无奈之下,干脆‘使非子复继赢氏祀’,并赐予了非子一小块封地,让他为自己继续养马。

    于是非子的后人就成了嬴姓的大宗。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非子养马的犬丘,也就是今礼县盐官镇,在后来的很多年都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骡马市之一。

    到了秦庄公元年(公元前821年),周宣王召见秦庄公兄弟五人,派给他们七千士兵,让他们率领前往讨伐西戎,秦庄公大胜而归。

    周宣王于是封秦庄公为西陲大夫,并将原大骆之族所居住的犬丘(礼县)之地也赐给秦庄公作为封地。

    秦庄公共有三子,长子名为世父,世父以‘戎王不死,死不休战’唯由,带人死磕戎人,将位置传给自己弟弟,也就是后来的秦襄公。

    平王东迁,秦襄公派兵护送,以功封诸侯。

    之后襄公生文公,文公生静公,静公早夭,其侄儿宪公继位。

    宪公之子名为武公,武公东征西讨,使秦国势力达到关中渭水流域。

    武公死后,其弟德公继位,迁都雍城,并在这里修建祭坛,用来祭祀天帝。

    之后汉承秦制,同样在雍城祭祀天帝,只是刘邦为了笼络关中秦人,自命为黑帝。

    也因此,汉初依然使用秦的颛顼历,尚黑色,到了汉武帝之后,改正朔易服色,尚黄。

    后人所说的汉朝尚红色,是东汉刘秀之后了。

    一个时辰过后,皇帝车驾再次出发,沿着不久前刚刚平整过的道路前进。

    扶苏从马车的窗户中向外看去,雍城的规划横平竖直,里坊之间用高墙隔开,里门一关,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堡垒,十分有举世皆敌的感觉。

    ……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扶苏看着眼前的‘蕲[qi]年宫’,心中莫名的想到了上面这句话。

    这里是他选择在腊祭期间下榻的行宫。

    这座行宫修建于近两百多年前的秦惠公(前490年)时期,用来祭祀后稷、祈求丰年,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