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既然无事可做,那就修书吧!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百七十一章 既然无事可做,那就修书吧! (第1/3页)

    扶苏想起自己看到的资料中,有一天孔子溜达到了卫国。

    卫灵公问孔子:居鲁得禄几何?

    孔子回答:奉粟六万。

    于是卫国也以‘粟六万’的待遇雇佣孔子,并不是年底结算,而是提前预支的那种!

    只不过卫国有人看不惯孔子,频繁在国君面前告状,于是孔子见势不妙就溜溜球了,只在卫国呆了十个月。

    嗯,薅了封建领主十个月的羊毛,走的时候还白嫖了两个月的钱!

    后世里经常有人觉得孔子在陈、蔡挨饿的经历是‘常态’,但其实这些事情都是反常的,并不常见。

    大多数时候孔子周游列国,都是居于庙堂之上,优哉游哉、丰衣足食。

    比如《论语》中记录孔子的日常生活: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宪做孔子的管家,然后孔子给他粟九百作为报酬,原宪可能是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狗,他觉得孔子给的太多了,吃不完。

    于是孔子说:让你拿着就拿着,你吃不完就给家乡的人分了吃吧!

    瞧这狗大户的嘴脸!

    毕竟是年入粟六万的人,粟九百掉在地上可能都懒得捡起来!

    而儒家的亚圣孟子,生活比他的这个祖师爷更加惬意。

    虽然孟子是个喷子,先后怼过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梁惠王(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是率兽而食人也);齐宣王(王顾左右而言他);杨朱、墨子(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但在列国却享受‘卿大夫’级别的待遇。

    不过孟子的那一套‘民贵君轻’理论,别说那些世卿世禄的战国人接受不了,就连后世里开局一个碗的朱重八不也把他从孔庙里扔出去了……

    相比之下,扶苏有时候读论语,觉得孔老夫子其实是一个很可爱的人。

    他觉得如果孔夫子还活着,他可以给老夫子开出年十二万粟的工资,让他留在咸阳给自己打工。

    这主要是因为孔夫子是一个擅长‘打左灯往右转,扛着红旗反红旗’的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