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出函谷

    第一百七十五章 东出函谷 (第2/3页)

而降!

    所以,整顿吏治就从家门口开始。

    扶苏估计,三川郡送来的上计文书多半是假的,就像后世里……

    如此,妙哇!

    只要和当地的资料对不上,就请出王命旗牌,斩了他的狗头!

    为此,侯封还有另外一个使命,那就是巡查学室。

    从中间挑选出合格的学子呈送咸阳,通过考核后立刻授予官职。

    在扶苏看来,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忠臣比能吏重要!

    当然了,又忠心又有能力的就最好不过。

    除此之外,扶苏还准备在三川郡开一试点,用于逐步推广后世的察举制。

    也就是举孝廉。

    孝,是指孝敬父母;廉,是指清廉勤政。

    当然了,后来之所以出现‘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的说法,主要是因为没有贯彻后面一点。

    连坐制!

    总的来说,就是谁推荐的人不合格,谁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不过这样一来,要不了多少年,后世里的门阀政治就会出现在现在的大秦。

    额……

    说的好像现在的秦国没有门阀政治一样!

    即便是强行上马了后世的科举制,所能脱颖而出的,也必然是豪门大族之人,和普通的黔首没有关系。

    因为黔首们大多是文盲,而且即便他们识字,他们的家庭环境也容不得他们脱离生产,专心学习。

    如果扶苏是个土著的话,那他对于这种现象会束手无策。

    不过他是个穿越者,所以在他看来,无论是察举制,还是科举制,都在当时的条件下,已经算是尽善尽美了。

    而一切的关键,在于这个时代的生产关系。

    不改变生产关系就想要通过一道法令而改变天下,只能治标不治本。

    扶苏记得他曾看过的资料中这么写道:

    一个人的生存资源主要来自于他本人的亲手创造,如果这种状态是普遍存在于某个社会环境中的,通常我们就会把这种社会称之为自然经济社会。

    现在的秦国,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