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业搬迁

    第一百七十六章 工业搬迁 (第2/3页)

锐甲士的护卫下,进入守卫愈发森严的工业园。

    扶苏骑在马上,视线中是大群大群的工师正在指挥着新来的工人学习操作炼钢炉和其他工业设施。

    这个地方的示范作用已经初见成效了,最早的参与进来的匠人,以及部分机灵的隶臣已经通过考核,正式成为掌握全套流程的工师。

    所以在扶苏看来,这个示范区是时候做出拆分了。

    比如炼焦、炼钢等钢铁相关产业,可以迁移到泾水上游的云阳县,那里的农业基础很好,可以支持一个规模更大的工业区。

    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云阳是嬴阴嫚的封地,转移工业之后,可以给自家妹子稍微提高一些收入。

    而其他的相关工业,也一并迁移到关中其他县去。

    这是因为工业区每月报上来的账目中,运粮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要发展工业,就需要大量的工人,而他们的日常所需,是无法通过在宿舍门前种点菜就可以解决的。

    这也是扶苏今天要来这里看看的一个原因。

    工业规模的扩大,将会使得更多的人投入到工业生产中去。

    这样一来,关中地区不断滋生的人口,以及靠近水源且平坦的耕地不足的问题,就可以得到有效缓解。

    在扶苏看来,这是维持秦国现有的兵役制度的方法。

    按照自商鞅变法以来的秦律,每户授田百亩,士伍籍出身的士兵每斩获一颗首级,可以受爵一级。

    既一百亩田,九亩宅基地,以及一名无爵的庶子协助耕田。

    当然了,黔首出身的士兵靠军功爵最多升到第四级不更。

    所以关中地区的戍卒,和后世隋唐时期的府兵一样,大多是脱产的职业士兵。

    也因此,秦灭六国的战争,大多是抽调关中地区的军队出关作战。

    战场之上,一群自小学习格斗技巧的职业士兵结阵而战,自然碾压很多由征召农夫构成的临时军队。

    但和隋唐之时只维持了很短时间就崩溃了的府兵制不同,秦自商鞅变法以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