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劫后余生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章 劫后余生 (第1/3页)

    江南,江宁府,吴国王宫崇政殿内,吴王杨睿正与宰相傅能和施翔飞举行密会。

    “据汴州府传来消息,北周王萧从明突然暴毙,国舅爷杨瀚趁势发动宫廷政变篡位自立,并对萧氏王族大肆屠戮。

    龙骧军首领王崇渊护着萧氏余脉拼死从皇宫突围后,不知所踪,未知生死。”

    宰相傅能正向杨睿上禀道。

    “天助我也,北周内乱,自顾不暇,况且还有北晋在一旁伺机而动。

    趁他们无力南顾,我们必须抓紧时机扩充实力。

    施将军,将北线兵力抽调一部分至东南境,此事必须秘密进行,不能让东越国有所提防。”

    杨睿说罢,拿出兵符。

    “请王上放心,末将必不辱使命。”一身甲胄将服、形象威猛的施翔飞趋前下跪领命,恭敬接过兵符。

    “微臣还有一事上禀,据黑云都回报,南天竺国准备向南汉国进献一截释迦摩尼佛佛骨,南汉将在浴佛节之日举行盛典迎接佛骨到来。

    佛骨乃是佛门至高至圣之象征,南汉此举大有深意,一旦得到佛骨,他们将会获得南方甚至整个中原佛门势力的支持,影响非同小可。”傅能道。

    “南汉僻处岭南,和我国并无接壤,据称南汉王宠溺伶人宦官,荒淫无道,不得人心,就算他得到佛骨又如何。”

    杨睿轻蔑一笑,语气不屑道。

    “王上或有所不知,据说促成此事的乃是南汉王的弟弟文定王,佛骨盛典正是由他一手主持操办,此人手握南汉军政大权,兼野心极大,一直对闽、楚二国虎视眈眈。

    一旦得到佛门势力支持,说不定会说服乃兄趁势发动兼并战争。一旦失去南楚这个屏障,南汉将直接威胁我国边境。”

    傅能分析道。

    杨睿听得眉头一皱,似乎觉得傅能有点小题大做,他转向施翔飞问道:“此事施将军以为如何?”

    “闽国国小力弱,楚国则内乱不休,而南汉经贸发达,国库充足,兵强马壮,如有意出兵,闽楚两国都恐难以作长久抗争。

    末将以为宰相所忧虽非眉睫之危,却是后顾之忧,佛门势力广大,信徒众多,此事如成事实,恐不利于王上的一统大计。”

    施翔飞显然早有准备,见杨睿下问,连忙恭敬应答。

    “既然两位卿家都觉得此事事关重大,那可有未雨绸缪之策?”杨睿沉吟一会后道。

    “臣觉得可以让俞指挥使率领黑云都精锐前往岭南,设法拦截运送队伍,夺取佛骨。”施翔飞道。

    “微臣同意施将军拦截佛骨的策略,不过黑云都乃是王上的亲卫,一旦事情败露,容易暴露身份,微臣觉得最好能筛选物色无关的江湖人物进行此事,不管事成与否,我们都可以推得一干二净,避免与南汉发生正面冲突,被他人坐收渔利。”

    傅能点头后,趁机提出更好的建议。

    “此事就按傅卿家的意思去办,需要调配何人何物,你可自作主张,务必使南汉不能得偿所愿。”

    当王祈安慢慢恢复意识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置身在一个云雾环绕的峰顶,前面不远处是一处峭崖。

    边上一道身影正背对着他,一手持枪一手负后,正居高望下,一动不动,整个人似乎嵌入了天地间去,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不可分割,那种感觉既微妙又震撼。

    不旋踵,眼前情景又生变化,峰顶悬崖消失不见,换成一处山顶有水流倾泻而下的断崖,水流形成一幕水帘,几乎覆盖整个断崖,水帘后隐约可见一个入口。

    当王祈安向水帘走去,意欲一窥入口究竟的时候,耳际响起一声清音,他浑身一震,猛地睁开双眼。

    王祈安发现自己躺在一张木床上,入目处是一间简陋的茅草屋。

    原来是一场梦,王祈安心想。

    这里是哪里,自己为何会在此处?回过神后,王祈安逐渐记起被蒙面人偷袭得手掉入长江的一幕,胸口中掌处还能感受到隐隐作痛。

    当他想起身的时候,突然一阵眩晕,勉强用手撑住床板才不至于跌回床上。

    他感到手足无力,身子虚弱,更可怕的是他体察到自己体内真气似有若无,完全无法提聚。

    王祈安内心震惊,难道自己已经武功尽失?当他多次尝试凝聚内力无果后,不由惨笑一声,不得不承认这个残酷的事实。

    看来什么雄图伟业、复仇大计只能泡汤了,自己只能像普通人一样渡过余生了。

    王祈安似乎记起了什么,伸手在自己胸腰处一阵摸索后又环目四顾,直到他看到一个小包袱挂着另一边墙上才舒出一口气。

    此时,门外有足音传来,脚步踏地有声,来人似乎不会武功。

    王祈安双目紧盯入口处,想看看究竟是何人来此。

    “咿呀”一声,木门被推开,一个身着葛布粗衣、双手端着木盆的女子走了进来。

    她似乎没料想到王祈安会清醒过来,骤然见到他端坐在床上,正目光灼灼的打量着自己时,被吓了一跳,手中的木盆“砰”的一声掉到地上。

    王祈安见她面容清秀,眼睛水灵,不由朝她微微一笑,正打算开口,只见她突然尖叫一声后丢下一句“我去告诉道长……”,转身一阵风似的跑了。

    “道长?此处难道是一处道观?”王祈安一脸茫然迷惑,努力在脑海里搜索,也记不起任何相关资料。

    他勉力支撑着走到另一边墙上,取下包袱,里面是一个巴掌大小的锦盒,乃是王祈安的父亲和他分开时留给他的。

    王祈安小心翼翼的将锦盒打开时,赫然现出一颗深紫色的椭圆形晶球和一卷上面写满奇怪文字的帛书,见到两者安然无恙,王祈安才完全放下心来。

    王祈安拿起那卷帛书,不由心潮起伏,逆贼篡国,亲友受害,父亲下落不明,自己则武功全失,命运似乎并不眷顾他。

    父亲临别前一晚,曾告诉他此卷帛书的文字是从八八六十四片龟甲上临摹拓写下来的。

    据称那六十四片龟甲和紫色晶球均是由一群盗掘者从淄州一处古墓挖掘而来,龟甲上面文字虽然奇异难懂,不明所以,但看起来年代十分久远,似是值钱古物,紫色晶球看似平淡无奇,但能存在于古墓之中,自非凡物。

    于是他们将两者携带至汴州城,以不菲的价格卖给了城里最大的古玩文物店珍宝斋。

    珍宝斋斋主对这些迥异于当代书写习惯的奇怪文字极感兴趣,他曾对人说,据他多方查阅,这六十四块龟甲像极了上古时期轩辕氏的图腾圣物天鼋龟,因为年代久远,所以这些文字才如此古奥难明。

    不过,一直到他老死,都无法破解这些文字的秘密。

    他儿子只能遵从父亲的遗嘱,找人将龟甲上的文字拓写下来后,将六十四块龟甲随他父亲一起入葬。

    后来,不知何故,此卷帛书和紫色晶球阴差阳错落入父亲一名至交好友手上,他临终前又交给父亲保管,现在则传到了他手里。

    帛书上的文字固是让他好奇无比,但紫色晶球更给他诡异怪秘的感觉。

    有一次他发现晶球的颜色不仅变亮透起来,而且还生热发烫,他忍不住伸手去触碰的时候,一股庞大迅疾的能量传来,令他全身如遭电殛,令体内真气胡走乱窜,差点走火入魔,所幸晶球马上恢复原状,能量消失,他才大呼侥幸。

    正当王祈安拿着帛书陷入回忆沉思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