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丝线索

    第六章 一丝线索 (第2/3页)

牌匾,上面写着藏书阁三个笔力遒劲的大字。

    藏书阁首层只是作为提供阅读的场所,并没有摆放任何书籍,反而放置了许多蒲团,供前来借书阅读之人就坐之用。

    观内藏经主要摆放在二三层,第二层为除道家著作之外的诸家名书典籍,有四书五经,医药,兵法等,第三层是道家经典著作。

    观内规矩,第二层是完全对外界开放,不仅是观内弟子,连游人香客,均可入内自由阅读。第三层则不对外开放,只允许观内主持和高辈分的弟子能入内参阅经典,有专人监管。

    踏入阁内,入目的情景和王祈安预估一样,现场凌乱无比,一楼原本整齐排列的蒲团乱七八糟,有的甚至被割破开来。二三楼书架桌柜等东倒西歪,书籍散落一地。王祈安忍不住蹲下身,整理起书籍来。这时,他又闻到了和观主卧房一样的香味,这更加确定了他之前的想法,自己不虚此行,这可能是目前唯一得到的关键线索。在阁楼再无任何发现后,他飞快掠出,心想尽快找孟轲确认一个事实。

    王祈安跨出观外,见到多了辆驴车,上面铺满稻草,孟轲正在指挥几名下属将尸体搬上去,空法大师则正在停放尸体之处,盘膝闭目,手转佛珠,口中念念有词。

    孟轲见王祈安出来,走上前来,迫切问道:“王兄弟,怎么样?可有新的发现。”

    “孟大哥,有个问题我想先向您请教一下,你们今天赶到此地后,有那些人曾经到过老观主的卧房和藏书阁,动手接触过那些衣物和书籍的?”王祈安没有直接回答他,反而问道。

    “我们赶到后,为了保护现场,就立即把守住了观门,不准闲杂人等进入了。这两个地方更只有我和展韬、师叔三人进入过,有什么问题?为何突然问起这个?”孟轲虽然不知王祈安用意,但还是如实回答。

    “你们两人身上并未使用香料,而大师身上则只有佛门常用的旃檀香和沉水香,这么说来,这些物件上残留的香味,极有可能是凶手留下的。”王祈安道。

    “香味?什么香味?”孟轲一脸茫然道。

    “施主是否有什么新发现?”空法大师此时也来到三人身前,似乎已经听到了他们的对答,不由出言询问道。

    “我在老观主卧房的衣物和藏书阁散落的经书上,都闻到了一丝极其独特的香味,虽然气味已经淡薄得几近于无,但因为我自幼鼻子异常灵敏,所以还是被我发现了。刚才我问孟大哥有哪些人曾经接触过这些物件,是想弄清楚香味是否来自我方人员之手。现在则几可确定是凶手在翻动这些东西时候残留下来的。”王祈安解释道。

    “那是种极其特别的香味,寻常的香料已非普通百姓可以使用得起,像这种糅合有郁金、沉香、苏合、荷花、玫瑰、丁香等,极其独特的合香,更是价格高昂,非大富大贵之家,恐难消费得起。所以凶手若非出身显赫高贵,则至少是腰缠万贯的豪富之家。”王祈安继续分析道。

    “没想到你鼻子灵敏至此,而且对香料如此有研究。”三人听王祈安对各种香料如数家珍般,深感诧异。

    “只是单凭香料这条线索,目前还是难以区分哪方势力,因为刚刚师叔提到的三分人物,财力均不弱。”孟轲怀疑的问道。

    “不错,这几方势力确实都消耗得起这昂贵的香料,但有些东西并非有钱就能购买得到的,香料正是其中一种。中原地区并不盛产香料,皇宫贵族,富豪巨贾所用,要么来自西域或者南海诸国的朝贡,要么是由这些国家的商人千里迢迢运到各大商业大城重金出售。西南黔、牂诸州多为内陆山区,交通不畅,商业滞后,货源难达,只有像南汉兴王府、闽国泉州府这种水陆通达、商业繁盛的城市,四方来会,异邦商贾多聚于此,才有可能轻易采购来自室利佛逝、南天竺、婆罗门、大食、末罗等国的各种香料,加以调配炼制成合香。”王祈安十分自信肯定的道。

    孟轲和空法没想到王祈安对香料的认知如此之深,见他条分缕析,头头是道,听到他们不由暗自点头佩服。他们不知王祈安生于将相权贵之家,父亲贵居北周上将军要位,日常使用香料频繁,自是对此十分熟悉。

    “如此说来,那么嫌疑最大当属文定王,只是……只是文定王乃当今皇上的亲弟,身份尊贵,手握实权,势力庞大,想要将他绳之於法,怕是难如登天。”一想到文定王的身份势力,孟珂十分气馁的叹道。

    “孟大哥放心,明的不成,只有用暗的,为今之计,只有先前往兴王府一趟,查明事实再做定夺。玄一观主对我再生之恩,无论如何,我也要找到他的下落,况且,这么多无辜道兄的性命也不能白白牺牲,血债必须有人血尝,只要我王祈安有一口气在,自不会让凶手逍遥法外。”王祈安似乎动了真火,狠然坚定的说道。

    “孟大哥,我决定明日启程前往兴王府一趟。另外,不知昨晚你回府衙后,郑家村一案可有最新线索?”王祈安固然心急救回玄一,但他又惦记楚云夏安危,偏又不能分身,心情矛盾之及。

    “也并非全无所获,我想如郑家村村民果真被掳走,那么对方要运走这么多人,也实非易事,因此我让衙内兄弟前往大大小小各种出口通道向附近村民打听,收到回报,其中一条通往封州的小道前两日有五辆载客马车通过,极是可疑,我已经派人去跟进此条线索,本想今日过来告知你此事,没想到观内又发生如此惨事。”孟轲道。

    “文定王府藏龙卧虎,高手如云,如此案真是他们所为,以凶手行事手段之凶残,你一人势单力薄,此去兴王府必定凶险万分,不若等我先回上元寺,禀明我师父,再从长计议。”孟珂听王祈安欲孤身前往兴王府,心想无异于飞蛾扑火,不由奉劝道。

    “玄一观主与鄙师兄乃多年挚友,此事上元寺自不能袖手旁观。待我回禀师兄后,即前往兴王府一探究竟,文定王一直有意借重我们上元寺的名望来提高其在佛门的影响力,希望能为其所用。我正好以此为借口,入府查探一番,如能探得玄一观主下落,我们再来筹划营救。”

    说罢转向王祈安,又道:“施主面相不凡,骨骼清奇,英气内蕴,异日当非池中之物,没必要徒增无谓牺牲,当今天下,纷争不歇,民不聊生,乱世久矣,是时候该有英雄人物出来扭转乾坤,拨乱反正,使天地晏然,成长治久安之业,使人民不至颠沛流离,能安居乐业。”

    “多谢两位关心,到兴王府后我不会冒失行事,如大师前来,我也希望能够在查探营救一事能贡献自己的力量。”王祈安自然知道孟轲和空法说的是事实,不过他心意已定,因此只好婉拒他们的要求。

    “既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