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李泰的烂摊子

    第377章李泰的烂摊子 (第2/3页)

的说道。

    “陛下,臣以为时机并未成熟。”房玄龄急忙说道。

    “为何?”李世民问道。

    “原因有二,其一,路途遥远,运送兵马都需要大半年,所消耗粮草太多,半岛初定,无法提供太多粮食,人心也未曾归附;其二,燕国公说,萨珊国与突厥,互有勾结,如果出兵太多,恐怕青海,陇右道有失。”房玄龄解释道。

    “臣附议,如今西南,辽东尚且需要大量人马镇守,宜静不宜动。”长孙无忌也急忙跟着劝说,他最怕李世民一时冲动,又来个御驾亲征。

    大唐如今大好的局面,只要稳定十年,那些新地盘基本上就吃稳了,要是李世民现在有何闪失,弄不好就要出大变故。

    别以为李承乾如今太子地位稳固,就能顺利接替皇位,要知道李承乾可是有不少兄弟,尤其是东海道的李恪,林邑的李泰,要是有人支持他们,割据一方,未必不可能。

    关键还是权力争斗,李承乾可没有李世民的威望,他上位之后,下面的人必然会进行一番权力争斗,长孙无忌可没有信心压下所有对手。

    开国的老臣死了不少,长孙无忌希望再死一些,年轻一辈里面,可没人有他声望高,到时候他肯定是辅政大臣,其他人还不是只能看自己脸色行事。

    “陛下,臣以为可以先行经略西域,戒日国那边,由卫国公试探就行了,他们会有分寸的。等西域落入掌控,两路进攻,把握更大。

    即便无法完全掌握西域,有那么大一片地方做缓冲,对中原也有巨大的好处。”杜如晦也劝说道。

    “嗯,关于戒日国那边,诸位爱卿有何意见?”李世民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问道。

    见李世民没有反对,就知道他听进去了,三人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这种问题,长孙无忌是从来不主动开口的,所以只能房玄龄说话。

    “陛下,臣以为,可把戒日国南方与遮娄其国合并,至于北方,单独成立一个都护府,防备萨珊国。”

    房玄龄他们了解李世民,李世民也很了解他们,所以知道他们不会对具体人选发表意见,沉默片刻说道:“朕意让魏王泰,前去身毒半岛,治理西南半岛;征西都护府改立摩托罗城,你们以为如何?”

    “陛下英明,臣附议!”房玄龄见长孙无忌还在迟疑,他暗自摇摇头,率先赞同。

    “燕国公为国征战多年,劳苦功高,也是该让他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这征西都护府都督就由敬德担任吧,正好他在那边,

    等药师班师,就让他们一起回京,朕可不想他们有何闪失。”李世民满意的点点头说道。

    “陛下所言甚是。”长孙无忌立马赞同道。

    杜如晦不动声色的从长孙无忌身上扫了一眼,没有说话,他知道这是李世民心里有顾虑,所以没啥好劝说的,虽然王牧和李靖打仗厉害,但是皇帝不会放心,尤其是战报提到六艘船破一千,犹如雷霆的火药,这种大杀器,不用说李世民需要掌控在自己手里。

    杜如晦猜测,接下来水师必须要装备足够的蒸汽船,不会让蒸汽船掌握在像王牧这样,兵马众多的将领手中。

    “拟旨!加封燕国公王牧为太子少保,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择日回京。”李世民朗声说道。

    李世民的话,让长孙无忌一惊,忍不住抬头看向李世民。

    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少,三师三少是安排给太子的人,顾名思义,“师”是传授其知识的,“傅”是监督其行动的,“保”是照管其身体的,虽然没有实质,但是一个少保就很说明问题,分明是想要王牧这个勐人,为李承乾保驾护航。

    长孙无忌甚至敢肯定的说,只要王牧不死在李世民前面,李世民临死的时候,一定会给他加太保,辅政大臣的职务。

    如今可不比秦汉之时,三公九卿,一般只有大臣死了才会追封,那么三师三少,可以算臣子活着,最高的荣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