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9】船上事

    【309】船上事 (第2/3页)

定位法引入大明舰队,所得导航能力已经达到现代水准。

    毕竟,现世船舶电气化设备失效后,六分仪、经纬海图就是唯一导向工具。

    此外,又有洋流季风海图存在。

    如今的大明舰队,已达到现世帆船航海迷的层次,环游世界只在于是否实施罢了。

    这两个月来。

    郑和舰船上的船师、舵手,包括郑和本人与一群太监、少监,都在尽可能的汲取法则奥义。

    如有第五次下西洋之行,航行技术将达到质的蜕变。

    当然,跳鱼也在学习他们的经验,船舶管理运营,航线选择等等。

    并在这个过程中,让他明白周鱼绳为什么在见过大明舰船后,表达出淡然、甚至不屑的情绪。

    风帆动力航行海上,是需要找风的。

    就如现在航行线路为例。

    从马林迪出发至锡兰,需向东北方行驶。

    但事实上,航行路线并非直去东北,而是曲折前进。

    因为风向不是固定的。

    当遇西北风时,风向会将船舶送向东南。

    船队此时就会顺风势而行,即便调整风帆角度,也会偏移向东南路,这与东北就是背道而驰,但也拉近了去往东方的距离。

    再到遭遇正南风时,就可以修正航路,重新上行向北,以达成最终航行东北方的目标。

    因此,如果要在经纬图上画下郑和舰队精确的航行路线,就会发现……

    整个航行线条,犹如心电图一样呈现,不断曲折波动,只有大方向不变,是朝向东北的。

    对郑和而言,得赐定位法与第三大洋海图,已经心满意足,如此奥义真法甚至超出了他们的认知范畴。

    可对跳鱼来说……

    他是见过神国机动部队的。

    机械发动机只要燃料充足,可以持续工作,也就不用依赖风向。

    而既然不用依赖风向,也就不会以心电图式航行,而是选定一个方向,径直前往。

    这,就是法则奥义的伟大力量。

    如周鱼绳所说,发动机可以造物车辆,为什么不能造物船舶呢?

    再有,跳鱼还发现一个致命问题。

    宝船营造皆为木料,航行过程中,船匠还会不断修补,才能保证舰船主体结构不会因一个小漏洞,变作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惨剧。

    海水腐蚀力量恐怖。

    而又听船匠介绍,每次航行后,宝船都需经历大修,耗费无数财力人力。

    正因此,木质船舶绝非均衡神国的发展目标。

    再提一个很直观的概念。

    木船与铁船遭遇作战,大约就是以卵击石的效果。

    两船相撞,木船结局必定凄惨。

    而以炮击论,木船中炮燃起大火就是败亡,铁船是否能破防都不一定,就算起火也不担心结构被破坏,可以等战后再扑灭火焰。

    简而言之。

    看似双方都在汲取学习对方的优点;

    但事实上,跳鱼因得法则奥义的修行,眼界已经远远立于第三层,将大明的实力与今后发展层次,看了个底掉。

    再等抵达大明,就能更深入了解大明的科技实力。

    这么想……

    大明的强盛,也就不过如此。

    神国必定迎头赶上。

    菜肴上桌,接着是主食登场,一锅洁白纯净的米饭呈现眼前,反而引发比之鸡羊更热烈的惊呼。

    “这是何种稻米?竟洁白无瑕!!”

    “香气扑鼻,没有一点稻谷杂味!”

    “难道是吾主造物恩典?可我记得其中没有稻米啊。”

    郑和暂缓与跳鱼的热议,起身举杯道:“这就是我们所带的粳米,但是……”

    “因得神使的精制办法,使得原本平平无奇的粳米,焕发出其真正的精华。”

    “诸位皆可品尝,此中滋味让人流连忘返。”

    侍者开始盛饭,送到每一个宾客眼前。

    入口软糯甘甜,留香口齿间,让所有人瞠目结舌。

    “唯有均衡无上法,可化腐朽为神奇!”

    “此法可能传入宫中,应为宫廷贡米。”

    郑和道:“神使已经将此法赠予我大明,便让我们共同举杯,谢神使赐法。”

    席间氛围被点燃。

    所有人一齐站立,向跳鱼等人举杯。

    跳鱼等人一饮而尽,只觉得酒水滋味酸甜,很是可口,不住咂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