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拉拢人心

    第四百三十八章 拉拢人心 (第2/3页)

位靠谱的王公,哪怕是在雅罗斯拉夫时代,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发展上都没有投入过那么多资金。

    一个愿意在公众事业上花钱(或者更准确的说为公众撒钱)的统治者就是一个好统治者,这是许多人朴素的想法,而罗斯季斯拉夫无疑迎合了这种想法,所以他的名声越来越好。

    而且罗斯季斯拉夫带来了新的组织形式,那就是他的行会组织,虽然说无法立即对原来的社会结构造成改变,但可以有效冲击,给社会带来活力。

    现在提到罗斯季斯拉夫,基辅市民还是很满意的,这样一个会做事,知道脚踏实地,还懂得举行庆典的大公,谁会不喜欢呢?

    而全罗斯其他地区的看法也大差不差,罗斯季斯拉夫的政策多多少少他们也吃到了一些,名声他们也听说了一些,诸城认为前段时间的血战还得值得的,至少打出来了一位靠谱的年轻大公,在他的带领下罗斯怎么都得安稳个几十年。

    接下来一件事情又极大的调动了民众的情绪,罗斯季斯拉夫宣布要在基辅中心建造一座大剧场,结果预计可以同时容纳两千人观看,而且这座建筑将完全用砖瓦制作。

    其实建筑的准备工作在半年之前就开始,主要是打下地基和准备物资,而现在马上要大规模开工建屋,可以让民众看到剧场的立起,那自然要开始宣传。

    对民众来说,除了和他们利益相关的,影响最大的就是公共娱乐。

    大家都还记得阿列克谢剧团在基辅的精彩表演,他们都很期待能够在剧院里观看阿列克谢大师的戏剧。

    罗斯季斯拉夫有意识在城市宣传此事,把它作为自己的公共设施建设标杆宣传,在这样的情况下,剧场的修建被赋予了很浓厚的政治意味。

    而在南罗斯,最不缺的就是解读政治意味的人,于是那些嗅到了大公用意者纷纷在剧场建设上投资。

    一些工匠群体纷纷表示愿意免费参与建设,他们都是为了名声而来,要是可以在这样一场大规模建设中留下名字,那这点钱算什么。

    就这样,罗斯季斯拉夫成功用一场巧妙的设计大大减少了剧场的修建成本,而由于这样的关注,剧场的修建也可以说是飞速进行。

    到了8月,这座剧场彻底竣工,它被命名为基辅剧院,毫无疑问,这是北方难得一见的建筑,甚至对一些人来说就是奇观。

    在开演那一天,整个会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