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翰林!翰林?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二、翰林!翰林? (第1/3页)

    薄雾在树木的间隙里缓缓穿行,微风掠过脸颊,带来丝丝暖意,又让人莫名兴奋。今日是翰林庶吉士分配官职的日子。翰林院内,几位新晋翰林早已准备得当,意气风发。翰林学士兼礼部尚书高克恭站在厅堂前,扫了一眼众人,严声说道:“现在公布结果,李慕白任翰林修撰,江如眠、王予安任翰林编修,黄克瑾、周子羡任翰林检讨······”结果公布完毕,低下一片骚动。

    高克恭轻咳一声,待低下细细簌簌的声音逐渐平息后,朗声道:“你们是圣上的门生,也是我大明朝未来的支柱,无论身处何方,任了什么职位,都是为了圣上,为了国家和百姓,任何付出都是值得的。只要谨遵圣贤之道,潜心政务,将来必定大有可为。”众人纷纷应是,高克恭满意地点了点头,拂袖离去。

    待高克恭走后,几位翰林便聚在一起议论纷纷。王予安高声道:“既然大家都有了着落,不如后日我选个地方一起热闹热闹。”然后走向李慕白,谄笑道:“幼安,你觉得如何?”

    李慕白淡淡地看着王予安,说道:“好,就依王兄的安排。“王予安满面红光,哈哈大笑。众人热闹纷纷地讨论着去哪里聚。

    江如眠对此不以为意,悄然走到周子羡身边,二人相视一笑,走到院子里闲聊。

    周子羡揶揄道:“这么快就开始拉邦结对了。”

    江如眠抿嘴不知可否,许久说道:“你第一天认识他呀。”

    院中二人并肩而立,看着空中飘渺的云,悠闲地享受着春风拂过肌肤的惬意,树色沉沉,二人肆意畅谈,无拘无束。

    此时,有人走了过来恭敬地说道:“江大人,高大人找您。”

    江如眠微微一怔,转身对周子羡说:“我先走了。”

    侧厅在曲径通幽的尽头,远离喧嚣,此时高克恭正端坐在正座上,手中拿着一本奏疏仔细阅读,茶茗飘香。见到江如眠进来,

    忙放下手中的奏疏,起身相迎,招呼他落座,笑道:“永叔来了,你的《治安疏》我已经看过了,语言朴素简明,说理透辟,首尾相贯,写的极好。”

    听到高克恭的夸奖,江如眠内心就像一壶刚烧开的沸水一样十分激动,他将手掌紧紧捏成拳头,尽量让自己表现得平静谦逊:“多谢大人赞赏。”

    高克恭瞥了一眼他,接着说:“严格老说文章写的很好,但是放到现实中未必行得通,就给你暂且搁置了。”

    那篇《治安疏》是江如眠耗费数个夜晚写的,文中的内容也是他参加科考入翰林的初衷,也是他为官的目标。就因为一句“操作性不强”而被搁置,江如眠的心情瞬间跌落谷底,脸上难掩失望。

    高克恭看在眼里笑在心里,轻叹口气:“奏疏被搁置是常有的事,严阁老善于识人用人,是金子早晚都会发光的。”

    听到这番话,江如眠尴尬的笑了笑,说道:“多谢大人教诲。”

    高克恭起身走到门前,见到四下无人,便转头走到江如眠面前,问道:“山东赈灾,你认为严阁老决定的那些措施如何。”

    江如眠知道高克恭是在试探自己,沉吟片刻后说:“赈灾方案是内阁拟定的,自然是最符合现下局势的。”

    高克恭低声正色道:“这里只有你和我。”

    江如眠知道关键时刻到了,压低声音说道:“这次赈灾默认了大户以粮换田、实施兼并,对百姓不利。”

    高克恭终于听到自己想听到的答案,微微颔首,低声说道:“明人不说暗话,以君之材,必成大器,我愿与君共勉,匡扶社稷,建立千秋不朽之功业!”

    听到此番话,江如眠的心受到极大的震动,犹豫片刻,他坚定的走向高克恭,深深叩拜道:“恩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