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论兵(3)

    第二十章 论兵(3) (第2/3页)

广言论都是羊庄授意,再加上晁广本就是羊庄府上下人,如果朝廷追究,有他在一旁盯着,羊庄也别想把晁广推出去顶罪。

    自从那日杨治邀请羊庄来参加今日这文会时对羊庄的暗讽,司马遹对他的好印象便不在。再加上现在的所做所为,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嫉妒了,明显是起了杀心。

    于是也心有怒意:“今日文会,论心中所想,只是学识交流,何必扯到朝堂之上。若是不能畅所欲言,又何来互有进益?杨兄你说是不是?”

    见司马遹为晁广开脱,杨治倒没觉得意外,也不好再步步紧逼,于是问道:“既然你说世兵制有此弊端,难道还是征兵制更胜一筹?”

    对司马遹的帮腔,晁广心怀感激,向他深深鞠了一躬,这才回答道:“并非如此。”

    “征兵制的益处在于,如闲时为农,减少朝廷养兵支出,同时也能避免世兵制兵源枯竭无力及时补充的弊端,不过征兵制弊端更盛,所以汉末开始,渐渐废除。”

    “其一,闲时为农战时为兵,兵勇受训时间短,兵力足够后,朝廷再委派将领带兵,导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战力不强。须有详尽的赏罚制度,迫使军队奋勇杀敌。”

    “其二,出兵作战,需要广征民夫运送粮草军械,田间劳动力减少。若是外遇强敌,连年征战易出现国力衰弱之相,汉武帝便是如此,不得不下诏罪已,平复民怨。”

    “而世兵制便无此顾及,作战之时由兵勇家人运送粮草军械,农户专心务农,可保国家稳固。”

    这时杨治又插话道:“既然各有利弊,那当如何制兵为上呢?”

    施行什么兵制,本就根据国情而定,没有谁好谁坏一说,晁广没有回答杨治的话,默默坐了下去。

    历史上征兵制和世兵制也几经反复,这个时期征兵制确是被淘汰,不过唐朝后期到宋末又重新启用。元明清时期又施行世兵制,无法断定好坏。

    其实后世现代社会,各国征兵制度与古代相比,也谈不上有多先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