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司薄之印 (求追读!!)

    第四十六章 司薄之印 (求追读!!) (第2/3页)

 一块泛黄的长条圆柱形的玉石!

    而且玉石上,还有单线条刻画出来的纹路,细细一看,似乎是刻了一只猪。

    “喔,猪型的玉握啊!”杨翰颇为惊异的说道:“这也算是汉朝最常见的玉握类型了吧。”

    古人认为死时不能空手而去,要握着财富和权力。

    所以在新石器时代,下葬的先民通常都是将兽牙握在手中。

    到商周时期,死者手中多握数枚贝币,因为贝代表了财富。

    而到了汉代,下葬时通常就会给墓主人的手上握一只玉猪。

    “猪”在汉代可不是什么贬义词,那个时候还没“笨猪”的说法呢。

    传闻汉武帝刘彻小时候就叫刘彘来着,“彘”在汉代就是猪的意思。

    不管传闻是真是假,但是能够有这么个传闻,至少说明猪在汉朝就不是一个贬义的字,不然不会编排到汉武帝头上。

    事实上,在汉代猪是财富的象征。

    玉猪也成为了汉代最流行的玉握。

    “不止呢,这还有一个韘!”张健波也同样传来了捷报。

    他也从水中捞出了一个小型的玉器,韘!

    《说文·韦部》载:“韘,射决也。所以拘弦。以象骨。韦系,箸右巨指。”

    韘,音通射,在商代便已经出现,是射手戴在右手大拇指上,用来扣住弓弦射杀猎物的工具。

    最早出土的韘,是出土于商朝妇好墓。

    到西汉时期,韘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了,而且还被赋予了权利的象征。

    到近代,便是人们常说的扳指、玉扳指了。

    张健波手上的这个韘不但样式精美,用的还是比较上等的玉。

    哪怕放在水里泡了两千年,这块韘依旧晶莹剔透,带着温润暖意。

    这明显要比墓主人那块都泛黄了的玉握,品质上乘好几倍。

    陈翰有些唏嘘的说道:“可以看得出来,这位墓主人确实是已经家道中落了,也就舍得买一个好点的玉做个扳指了。”

    “再大点的玉握,就用不起这么好的玉来制作了。”

    除了那把青铜剑是家传之物。

    这位墓主人的其他陪葬品,应该就都是他自己的东西了,包括墓室里的那些坛坛罐罐。

    汉代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