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一章 正朔

    三百七十一章 正朔 (第2/3页)

渚?

    良渚如何印证中华五千年文明?

    大量考古发现显示,良渚作为一个国家已经具备了可以讨论其形态的成熟条件。

    不仅精美的玉器、漆器、丝绸、象牙器、陶器,以及高超的木作建筑,意味着良渚的社会分工十分发达,农业和手工制造业之间存在确凿的分工。

    众多墓葬资料也反映了良渚社会分层十分明显,已经是阶级社会。

    包括良渚古城和水坝在内的一系列新发现,更是大大丰富了对良渚社会发展状况的认识。

    良渚拥有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深彻的社会动员能力和高效的组织管理能力,明确的城乡差别,良渚古城与周围广大地区结成了不可分割的经济体。

    虽然,按照西方所谓的文明三要素,良渚还没有发现青铜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良渚绝对已具备文明的标准——国家的形态。

    西方人认为进入青铜时代,才是「文明」的标准。

    这只是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没有见识过没进入青铜时代,就已经有国家形态的文明而已。

    文明三要素,已经是一个过时的说法了。

    按照《全球通史》的说法,文明的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

    而良渚文明无疑都符合这些特征的。

    最重要的是,良渚古城由莫角山遗址、良渚古城区和外

    郭区等部分构成,面积达8平方公里。

    而着名的苏美尔人乌尔古城面积仅0.6平方公里。

    苏美尔都能是文明,城市远比苏美尔庞大十倍还要多的良渚,难道不是文明?

    这点任何西方考古学者,都没办法反驳。

    我们的良渚实在是太硬了。

    良渚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发展高度。

    良渚分布的环太湖地区,聚落等级清晰,以玉器为核心的宗教信仰及礼制系统具有广泛的一致性。

    因此,学界普遍认为良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