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二章 良渚和夏

    三百七十二章 良渚和夏 (第2/3页)

时期的祭祀遗迹,都与“社祭”的概念相符。

    1982年至1984年,SH市文物保管委员会的考古家在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发掘出一处良渚文化晚期的大土坑中间筑有方形土台的祭祀遗迹。

    1987年夏,ZJ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家在浙江余杭安溪瑶山发现了一处良渚文化时期的祭坛遗迹和12座良渚文化大墓。

    而瑶山祭坛遗址的发现,是本世纪以来良渚文化田野考古的重大成果之一!

    三年之后,ZJ省的考古家们又在余杭县瓶窑镇汇观山遗址发掘出一处与瑶山祭坛相类似的良渚文化祭坛和四座打破祭坛的良渚文化大墓!

    这说明,良渚人的“祭祀”不但规模宏大,而且还已经制度化,专业化了,祭礼已趋规范化、程序化。

    有趣的是,夏后氏“社祀"的祭坛遗迹在传统认为是夏文化发祥地的黄河流域却不见踪影。

    至今仍然没有丝毫类似“祭坛遗迹”的东西,在黄河流域发现。

    而良渚文化的祭坛遗迹又恰恰与三代文献记载的“夏社”形制及其文化内涵颇为相似。

    良渚文化祭坛呈方形,不仅与三代社坛形制相合,而且与传统的“地方说“一致。

    良渚文化祭坛用三色土精心垒筑而成、红土台、灰土围沟和黄褐土台里外三层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台面。

    这与文献所载夏商周三代“封土为社“,以红色、青色、黑色、黄色土筑成的社坛大致相同。

    良渚文化祭坛露天而筑,四周至今树木繁茂、绿绿葱葱,当年这一带树丛参天之景可以想见。

    这与文献所说“夏社”无屋、社坛露天、周围林木丛生、百姓望而肃敬的情景相符。

    瑶山祭坛筑于小山顶上,南面为广阔的平原田野,正是当年良渚文化先民种植水稻等农作物的土地。

    因此,祭坛显然与先民中盛行的土地崇拜有关,是先夏时代祭祀土地神的场所。

    凡此种种,表明良渚文化祭坛与三代之“社”的密切关系决不是偶然的巧合。

    这一考古学上的可靠证据充分证明,夏、商、周三代“封土为社”的社祀礼典,其实就是从良渚文化祭坛发展而来的。

    这也是为什么,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就有很大一部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