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宗教信仰
第169章宗教信仰 (第2/3页)
838两白银、17336余贯铜钱
【知名度】:921
【当前人口】:1235964
【当前税率】:30%
【稳定度】:50
【宜居度】:40+1
【腐败度】:35
【国家介绍】:乾国是神州大地上的一个子国,经过现代国君的东征西讨,虽因战火使国家变得满目疮痍,但也初步有了几分强国气象。
【疆域】:东海郡(9/9)——位于神州大地东部的徐州,总人口约二十余万户,资源丰富,民风淳朴,乃鱼米之乡,很适合渔业和农业发展,能够驯养战马。
【军队】:
银龙军(12500)——由初始乾国禁卫军主力为基础,改编的精锐部队,经历了东海统之战、乾蜀之战后,已初步成为一支劲旅,军中士卒普遍五阶。
龙骧军(12500)——乾国在征战各方过程中,在原部分禁军基础上组建出的中坚力量。虽于乾蜀之战中遭遇重创,但在全国庞大的府兵体系支援补充下,元气已恢复大半,军中士卒普遍二阶。
雄武军(12500)——乾国在平定淮夷之乱后,以表现出色的原乾国第三野战军为基础,遴选青壮,扩充而成的新军。军中士卒普遍三阶。
淮蛮军(12500)——乾国在平定淮夷之乱后,自淮夷青壮中遴选,组成的新军。因刚刚成军,军纪较为散漫,但士兵个人战力值颇高,后续成长潜力大。军中士卒普遍五阶。
北府军(12500)——以谢家精锐私兵和乾国水军为基础,扩编组成的水路两栖军团,乾蜀之战中,主帅谢玄以诱敌深入,大破徽王汪直。充分证明了这支军队在陆战上的惊人实力,但水战方面的战斗力犹未可知。军中士卒普遍二阶。
九县府兵(349592)——乾国统一东海后,通过收拢大批因战乱流离失所的地方难民、流民所组成的兵农一体,规模庞大的地方军团。因在平定淮蛮一役后,骤然扩充编入了大量淮夷俘虏。从而大大降低了各地府兵的将官素质,稍有不慎,甚至有动乱的风险。
【中央官员】:
文臣:太宰谢安、吏治司长王安石、户籍司长司马台、刑律司司长赵磊、提刑司长王安礼、农业司长王安国、度支司长谢尚、商业司司长糜竺、营造司长陈文、兵部司长李飞、宗正司长吴麟、外交司长刘惔、教育司长萧琮、百工司长崔宏丹、御史大夫萧瑀、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力士。
武将:银龙军军将赵云、龙骧军军将王彦章、雄武军军将傅友德、北府军军将谢玄、淮蛮军军将黄忠。
【地方官员】:
天亘县:天亘令谢奕、监丞匡衡
乐安县:县令麋信(麋竺族弟)、监丞后苍、指挥使郭平
朐山县:县令谢靖(谢玄五哥)
东陵县:县令王安仁
兰陵县:县令萧望之
郯县:县令兼监丞鲍靓、指挥使郭德成
阴平县:县令王安世、指挥使谢豁
利城县:县令王安道、指挥使谢泉
合乡县:谢攸(谢玄四哥)、监丞王安上
【宗教信仰】:
主流宗教:
灵宝派道教(神州本土宗教道教分支。亦称阁皂宗、葛家道,为东晋末年葛玄创立的一个道派思想理论上都以“道”为最高范畴,主张尊道贵德,效法自然,灵宝派尊崇元始天尊为最高主神。提倡修道者应该不仅仅只求个人成仙,还要借此帮助别人行善得道,普度众生。灵宝派重视劝善度人,比之侧重个人修炼的上清派拥有更多的信徒,也是区别于其他道派的重要特点。)
宗教效果:
婚姻制度可采取一夫多妻制、同其他教派通婚无惩罚、异教容忍程度+50%(降低因不同宗教教徒间可能引发的叛乱)、异端容忍程度+50%(降低相同宗教因不同派系可能引发的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