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成败萧何

    121、成败萧何 (第2/3页)

群众对他接访的抵触情绪特别大,甚至遭到上访群众的当面责骂。更有上访人员扬言要告他。由接访,变成了被告。那位副县长也很苦恼,除了工作方式方法外,我个人看来,最主要的是,那副县长缺乏与上访群众最基本的信任。后来,据我观察了解,那位县领导并非人们传说的那么贪财,工作很敬业,为人也很公道正派,但有时工作方法过于简单,容易得罪人,所以留给公众的印象有失公允,就枉猜他处事不公,自然名声也就不太好,尤其是每年测评,总是排在最后,他自己本身压力也很大,后来向组织提出转认非领导,成了副调研员。后来组织对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以及那位副县长接访处理的每起上访案件进行了认真核实,没有发现其有受贿现象和不公的行为。”

    刘大可点了点头,似有所悟。

    “后来县府调整了分工,后任与前任的境况大相径庭。后任也曾在基层工作过,后来分别在县纪委和县委组织部工作,具有丰富的基层群众工作经验,对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不仅很耐心,更为主要的是,对职权范围内的事情敢于拍板,对有些不属于职权范围内,或是上访人员有些误解的事情,也能作出令人信服的政策解释,对缠访、赖访的,当然也不客气。有一次,发现有一个上访户的问题已经解决,而且也表示满意,当场在处理意见书签字同意处理结果。然而,后来又继续上访,无理取闹。当然那位继任的副县长也毫不客气,当场让公安局进行调查取证,后来公安机关按照妨碍公务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了行政拘留,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县里的信访工作顿时有了很大的起色,信访案件大幅下降。他本人后来也很快提拔到外县当了县长。据说,他当了县长后,只要有时间,仍然坚持接访。后来,我在报纸上看到,他接受采访时说过的一段话很有道理,他说,好多信访案件本身就是对领导能力的直接考验,之所以有些案件,推来转去,长时间得不到处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的领导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一些重大问题,本身就需要领导来决策。另外,处理信访案件的过程,也是拉近与群众距离,全面了解自己施政最便捷的一种方式。”

    “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大可感叹道。

    “对不起刘厅长,话说多了。”侯晋生笑道。

    “哎,谈得很好,对我很有启发。长期在省厅工作,很少听到来自基层这鲜活的经验。继续聊下去。尤其是对我们刚到马山工作的同志来讲,更需要在短时间内全面了解马山的情况。是吧,小梁?”

    梁海星在静静地听着,面对刘大可的提问,突然一怔,但很快镇静下来。梁海星理解刘大可此时的心思,一来,第一次处理这棘手的群体性事件,缺乏经验,极想多方了解一下情况,在眼前境况下,侯晋生是一个不二的选择;二来,虽为挂职副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