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五章 绝杀

    第五百八十五章 绝杀 (第3/3页)

 所以,便有人开始将财物或者贵重物品,存放到寺庙。

    此外,信众中的底层百姓也会因为种种原因,选择到寺庙质押自己手里的一些生产资料,换来钱财,以治病、救急。

    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质库。

    最初的质库确实是寺庙信众内部,救急、存钱的地方。

    只是,如今的质库早已经变质了。

    民间的高利贷的手段,学了个全。

    当然了,这不是重点。

    对赵煦来说,重点在于,质库在寺庙,官府很难监管,他也分不到半点好处。

    反而,因为质库被大和尚们垄断。

    导致民间的存款,大量被质库把持,大和尚们手里握着海量的现金,却并不投资,只是用放贷或者铸造铜器。

    严重影响大宋金融安全,严重影响大宋的产业升级,更是造成大宋钱荒的原因之一。

    此外,大和尚们还能通过质库,吃绝户——要知道,户绝的财产,按照法律可都是赵官家的。

    可假若这些财产,被人存在质库。

    那可就到不了赵煦手里了!

    所以,不把质库,从大和尚们手里抢回来。

    他念头怎么通达?

    于是,对金总持道:“法师放心,朕也不是讲道理的人。”

    “朕只是想让质库,从寺庙里走出来,走到俗世之中,受到朝廷监管。”

    “让佛门清静之地,得以清静。”

    “正好,朕欲扑买抵当所,诸寺质库,可以斗纽、带泄等方式,并入抵当所,僧人中经营质库的,也可以还俗,加入抵当所。”

    “如此一来,佛门可得清静,信众也依旧可以得到救急等便利。”

    这就是要将质库囫囵吞下,只留点汤汤水水给大和尚们,还要让大和尚配合,并且感恩戴德。

    这就是为什么,汴京的权贵们豢养的打手,只砸质库,却不坏账册,不抢其中财物的缘故。

    这些东西,在他们眼里,都是他们的宝贵财产。

    怎么能轻易伤害呢?

    金总持听着,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赵煦看着,也不催促,只是继续说道:“法师可以将朕的旨意,转达诸寺主持、僧首们。”

    “让他们好好想想。”

    “这佛门清静之地,却日夜嘈杂,三教九流,往来不息,到底合不合适?”

    “还有……”

    “质库虽为救急、解难,为方便信众。”

    “但是,质库之中,难免鱼龙混杂,也难免有那作奸犯科之人混迹其中。”

    “开封府、刑部、祠部、大理寺,近日来可都是收到了许多苦主的诉状。”

    “桩桩件件,血泪斑斑啊!”

    这就是威胁,也是恐吓了。

    给你们脸,你们得感谢。

    不要给脸不要脸,不然休怪朕无情!

    金总持当然听懂了,他叹息一声,知道自己是管不了,也不可能再管这个事情了。

    对他来说,在确定了大宋不会灭佛。

    甚至还会大力协助沙门传法、弘法,吃了一堆的饼后,他的立场,也早已经站到朝廷这边来。

    说到底,如他这样将弘法、传法当成生命的僧人,和汴京各大寺庙那些像商贾远超过僧人的和尚的屁股,从来就没有坐在一起过。

    再说了,他是密宗的。

    而汴京各大寺庙,不是净土宗就是禅宗或者华严宗。

    彼此本来就看不太对眼。

    便稽首唱了一声佛号,道:“臣谨遵旨意。”

    ……

    当天,金总持回去后,就将面圣时的种种,派人通知了各寺主持、僧首们。

    就算完成了自己的义务,然后就关起门来,将天吉祥等天竺老乡以及明远等密宗译经僧人,召集到一起,将大宋天子,有心支持弘法、传法大业,甚至还要选派僧人,前往大理国、安南甚至交趾等地传法弘法的好消息,告诉了这些人。

    顿时,所有僧人,为之振奋。

    于是,他们再也不想管,汴京诸寺了。

    爱死不死!

    而汴京诸寺,在得到了金总持的通告后,就开始坐蜡了。

    一方面,金总持派去的人,明确无误的告诉他们——承诺的财帛,必须在限期内,送到开封府。

    否则,就是欺君之罪,还是谤佛的波旬子孙。

    不止国法不容,沙门戒律也不容。

    西天三藏法师,绝不容情,一定会上表有司,将他们开革出僧籍,勒令他们还俗,以免‘此等无君无佛之徒,亵渎我佛山门’。

    这就已经足够炸裂了。

    但更炸裂的事情还在后面——天子意欲清静沙门。

    所有寺庙质库,必须限期迁出寺庙,并以带泄、斗纽等方式,与扑买抵当所的‘义商’合股。

    否则……

    勿谓言之不预也!

    此事,顿时就让这些家伙,无所适从。

    紧接着,各大寺庙的主持、僧首们,都接到了请帖。

    发帖的人,不是某某行会的会首,就是某个正店的店主。

    总之,都是大有来头的人。

    请帖上,用词都是客客气气。

    就是透露出来的内容,让他们不寒而栗——恭请大师,于某日驾临寒舍,与议质库斗纽事。

    根本就不像是来商量的而是命令,是通知。

    是他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必须做的事情!

    寺庙的主持、僧首们,哪里肯?

    但,刀子架在脖子上,他们好像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但,就在他们观望、犹豫的时候。

    官府的铁拳,却不给他们思考的机会。

    八月丙申(十一),开封府公开审理陶毂后人诉觉照寺监守自盗,致祖宗坟茔被盗一案。

    由开封府推官李士良主持审理。

    在升堂后,觉照寺主持法云刚刚被带到堂上,御史台就都派人来了。

    御史台说,登闻鼓院接到京城百姓张三、李牛等的状纸。

    状告觉照院质库草菅人命,害其父、妻等丧命。

    然后,大理寺的人也出现了。

    大理寺说,刑部移文,告知大理寺,觉照寺主持法云等陷入祠部胥吏受贿案。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法云当场昏厥。

    但这还没有完。

    很快,事情就报到了都堂,正好受都堂委派,暂署祠部的执政张璪当日轮值。

    张璪看了有司的报告后,大怒!

    竟上表天子,请求褫夺觉照寺的敕建牌匾。

    这就是要毁寺了!

    汴京诸寺瑟瑟发抖。

    好在,当朝天子仁圣,并没有答允——觉照寺,祖宗敕建,朕不忍毁之。

    然而,他们还没有来得及庆幸过来。

    又一道旨意下降:朕闻沙门有德者众,今觉照寺主持等失德、无僧人之行,朕心甚痛,其令有司,自京中张榜,募有德之高僧主持。

    绝杀!

    这道旨意,直接撕开了大和尚们的最后防线。

    同时也让京中那些没有敕建名额的寺庙僧人狂喜。

    一天之内,数十人应征。

    汴京诸寺的主持、僧首们的防线,被彻底攻破。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