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哪冒出来的妖孽

    第五十六章、哪冒出来的妖孽 (第2/3页)

,逻辑就不同了。”

    “……此话怎讲?”袁和皱了皱眉。

    “团体定制,对服装的款式要求不高。市场人员是靠一些非常通用的面料、款型,再通过价格等方式获得大企业的订单,工厂按订单生产。因为是按订单生产,不会有库存压力。”宋阳顿了顿就提醒道,“袁总,可千万别因为现在消费者对西服款式、面料、做工都不怎么讲究,就觉得零售好做。”

    改革开放以后,打开国门看世界,服饰文化的变迁是社会面貌产生改变看得见的一个点。

    从单调朴素一下子到标新立异,喇叭裤、蝙蝠裤、红裙子……色彩缤纷是80年代的服饰印象。

    而西服作为舶来品,迅速成为了渗透率极高的“时尚”爆款。什么“园丁大叔穿着西服浇花”的故事,给国人带来的是文化震撼。

    穿着西服,就好比有个体面的工作,是个成功人士。不论首都省城还是县城乡镇,能穿上西服就是日子过好了的表现。

    而这个时候,国内流行的西服款式都是商务正装。不论做的是什么工作,哪怕是打灰,也大有人穿着廉价低档又不合身的商务正装款西服,满怀着对未来的期待。

    款式、面料、纹样单一?做工不精致?那有什么,要的就是穿着西服而已!

    所以西服在此时异常受市场追捧,年产量达到30万套到80万套的西服工厂遍布全国各地。

    维方呢绒服装厂一开始做团体职业装定制,是一个很好的赛道。但现在要杀入零售市场,那玩法真的不一样了。

    宋阳说道:“现在西服的零售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但大家在款式、档次上区分都不明显,很容易就变成打价格战。没有款式风格,没有服饰文化引导。谁的渠道铺得广,谁的定价和利润有优势,就可能卖得好。但这毕竟是先生产、后铺渠道、最后销售的方式,库存压力和周转压力,与团体职业装定制的订单生产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这和把三个品牌都拿下来有什么关系?”袁坤听得云里雾里。

    宋阳笑了笑答道:“集团化经营如果只是以分厂组合成集团,那意义实在不大。已有的团体服装定制和零售服装生产经销,是完全不同的运作模式,应该分别以独立的公司来运作。零售服装,每一季生产什么款式的服装,生产多少,怎么在全国铺渠道,最好是一套独立的人马。而且,我还建议男装和女装分开成两个独立的公司。”

    “工厂还是按订单生产,产能是基础。男装品牌和女装品牌公司,把重心放在服装设计和经销上。集团的工厂接集团自己的男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