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伍章 香雾空蒙月转廊

    第伍章 香雾空蒙月转廊 (第2/3页)

要应允,那肚子便不争气地叫了起来,那管家知他昨日至今还未吃饭,若是跳水力竭晕倒,到时候大公子怪罪到自己头上来,可不好解释,便狠狠呸了一口水,骂道:“妈的,算老子心软,你去把饭吃了,再去挑水。”

    燕宁点头应了,当下便到厨房打了满满一碗饭吃过后,便又挑起担子,到那井边打水,昨日挑那十桶水,不甚费力,今日他便将桶中水装得十分满,挑完那二十桶水之后,竟也只是稍稍腿软。

    将那二十桶水挑完之后,他便一人来到书房处,刚一打开书房,便又闻到昨日那熟悉的纸墨香气。

    他本以为是那昨日画中所留香味,便走到书案前,又见书案上留了一幅新的画,而昨日那幅画便压在了下面。

    他仔细一瞧,今日这幅画却与昨日那幅画不尽相同。今日这副画作之上,只寥寥几笔,一笔勾勒成一条江河,另几笔勾勒成几座高山,那江水从那几座山间穿过,那山又紧挨着那江沿,虽寥寥几笔,但整幅画却显得浑然天成,画中那线条形状无一处不妥。

    燕宁见这幅画和昨日那副风格大为不同,但见画中山脚和江边那笔锋,同昨日那幅画上的勾尾却一样,心道:“没想到沈大哥竟然是作画大家,这两幅画截然不同,昨日那副极尽细节勾勒,而今日这副只寥寥几笔,但那画中美妙意境,皆让人沉醉不已。”

    他提笔想要题词,但思所良久,却不知如何下笔,便又将笔放下,将那幅画翻来覆去看了个遍后,猛地一拍大腿,惊呼道:“此画当配此诗也。”

    只见他提笔写道:“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句诗乃前人大家之诗,此诗把那江水比作青丝罗带,那江水如同襟飘带舞,飘渺如仙;而那青山翠丽,如碧玉簪头,直插入天。

    题下此诗后,燕宁方才满意,然后又将昨日那副飞瀑山水画和这副画铺在一起,仔细品鉴一番后,才叠放回原处。

    这一日燕宁又看书看到了天黑,他虽然惦记着吃饭,但一看圣贤书,便两耳无声,一心扑在上面,甚么事都忘了。

    到了晚间,燕宁在回屋的路上,见沈府内张灯结彩,好不热闹,他忽地想起今日已是元宵,他抬头望去,天上浓云朵朵,却不见月,想到自己身在外乡,如同那天上浮云一般,漂泊在外,无法归乡,他心中叹道:“真是天上浮云不肯归啊。”

    感叹良久,便又见前几日那两个丫鬟,那两个丫鬟说着悄悄话,燕宁有心想要上前去问问沈大哥的事,但见对方两个女流,便不好意思张口,直到那两个丫鬟走远,他才叹了口气,快步回房歇息了。

    这夜燕宁又开始练功,他独自一间房,晚上无人打扰,想着练功也是件美事,就算睡到明日中午,反正那工钱也已扣完,大不了多挑几桶水。

    翌日,燕宁又睡到了午时才起,他又在管家恶狠狠唾骂之下,吃了午食,又去挑了三十桶水,便又到书房中去了,这日到了书房,他便又发现书案上画了一副新画,于是他便又题诗上去。接下来几日,他都是下午来到书房,见书案上新画,题上自己的诗词。

    过了差不多半月有余,这一日午间吃饭时,燕宁未见管家身影,心中诧异,刚想问身边老许,便见管家吩咐几人抬着个小箱子走来,那管家命人将那箱子打开,只见里面都是些白花花的碎银。

    管家吩咐众人一一上来领取工钱,见众人都领到了那银钱,燕宁心中竟也有些感叹,心中叹道:“在这沈府中做工一个月,便有二十钱银子,想当初在凤城时,我和那爷孙三人,只因九枚铜钱,我便被冤入狱,而那爷孙也被屈打成招,若非是这银子和那人心作祟,我又怎会落得如此啊。”

    看那众人领到工钱,皆欢欣不已,他心中又想到:“沈大哥救我性命,待我不薄,我又怎地能贪图沈家的银子,实属不该也。”当下便默默不语,等到吃了饭,便又自到那书房去了。

    这日到了书房,他见那书案上与往日不同,前几日他来时,这书案上总会摆上一幅画,而今日却是一副对联的上联。

    他拿起那副对联一看,只见那宣纸上写着:“上元不见月,点几盏灯,为乾坤生色。”

    这几个字清秀娟丽,似前代大家的簪花小楷书法,但这字却不似男人所写,燕宁捧起那幅字,观赏良久,想来沈大哥或许倾心此书法也未尝不是。

    他见此上联合天气之意,想到前几日上元节时,那夜空无月,正是这般场景,而当时府内满挂着红灯笼,虽然无月色增光,但也有灯火生色。

    他苦苦思索良久,始终想不到下联,便长叹几口气,将对联放下,便又埋头看书去了。

    这一看便又到了晚上,他看书时,不似往日专注,始终心神不宁,想着那副对联如何解。此时夜已深,他准备锁上书房门后,便回房歇息,外面忽地狂风大作,天空一道亮光闪过,燕宁忙捂住耳朵,但过了许久,那惊雷声却未至。

    他朝那空中望去,猛地大笑几声,然后朝着书房走去,拿起笔来,在今日那副上联下洋洋洒洒写道:“惊蛰未闻雷,击数声鼓,代天地宣威。”

    今日正是惊蛰节气,方才燕宁见那空中随狂风大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