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途中

    第二十一章 途中 (第2/3页)

  这些时日来,刘祈所为一件件事,早使之敬佩,否则,也不至于常在舅舅王安面前推举。

    而吴猛有种感觉,这次分别,等到下一次相见时,刘祈其人,必然会让他,还有所有熟人刮目相看。

    细想一下,出清水亭而到现在,才多久时间,刘祈以十六岁的年纪,不仅收得杜乡众人归心,就是李展等人,也对之言听计从。前日那一战,更是斩得黄巾军首领……此间功劳下,来日归乡,可还会局限于小小的清水亭亭长?

    吴猛性豪爽,但绝非是混蛮不讲理的武夫,他此时回想,不得不感慨乡地中的马公,那等识人之明。

    至于回乡于刘家小小帮助,那还真的是举手之劳。

    趁着相遇之机,两人又短暂谈了谈而今泰山郡内的黄巾军残部问题。

    这些黄巾军多是从东郡等地被打散之小部,难成气势,便是郡府之内,也已组织人手,准备平定。

    本来招募的刘祈这等乡卒,谁奈朝廷催得紧,故在刘祈这批乡卒,踏上前线后,会顺势再度募兵。

    无论朝廷,还是郡县,都不担心招揽不到人手。

    现今天灾人祸,只要能给一些粮食,另见面部分赋税,总有活不下去的人,争者应募。

    于实际上,募兵也好,还有途中粮草损耗,这其中花费,最终还是要落到万万普通百姓头上。

    当赋税过重,加上地方刺史、郡守权力过大,又会产生割据压迫,百姓走投无路下,自是又会选择造反。

    长远看去,大汉中央朝廷,已经陷入到了恶性循环之中。

    只要是聪明人,都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而能于黄巾之乱中立足,谋得政治资产者,多数都成了后几十年的一方诸侯。

    将吴猛送走后,刘祈一人站在营帐外,凝视了许久,这璀璨星空。

    银河之大,一望无际。

    此时见到的星光,也不知道多少年前,从遥远的星空深处传来。

    那么,他刘祈于此时代之作为,全力施行,以复汉室,那等光芒,又是否能够照射到千年之后。

    君子有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