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话剧《黎明前的黑夜》公演,观众里的评委

    第481章 话剧《黎明前的黑夜》公演,观众里的评委 (第2/3页)

是这么重要的剧场。

    如果换作其他人,说不定会紧张得浑身发抖。

    其实,方醒也稍微有点紧张,以前也见过不少大场面,所以并没有紧张到影响心态的程度。

    而且,适度的紧张,其实更能发挥出水平。

    导演卢伟翔也知道方醒是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剧场公演话剧,所以开场前过来看了一眼:“没问题吗?”

    方醒呼出一口气,答道:“没问题。”

    “第一次在这么大的剧场演出,心理负担是不是很重?”卢伟翔又问。

    “还好,谁都有第一次。”方醒露出一个微笑。

    卢伟翔皱了皱眉,说道:“我怎么感觉你小子并没有很紧张?”

    “其实也是紧张的了,适度的紧张,挺好。”方醒又呼出一口气,但看得出来紧张得非常“适度”。

    卢伟翔一想也就不觉得奇怪了,眼前这个年轻人已经自导自演过好几部大火电视剧,还上过春晚,甚至奥运会开幕式都上过了,那场面可不比今晚首都剧场公演小。

    这么一想,他也就放心了。

    “今晚有很多老艺术家来看,好好发挥。”卢伟翔鼓励的。

    “好的,没问题。”方醒握拳答应。

    ……

    晚上八点,《黎明前的黑夜》演出正式开始。

    闫岚第一个出场,用表演和独白,交代故事背景。

    《黎明前的黑夜》讲述的是上个世纪,反侵略战争时期,一位我党战士负伤,逃避敌人搜捕,躲进了一个叫做上河村的村子。

    闫岚饰演的“杏儿”和方醒饰演的“春生”,是上河村里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为了帮助我党战士,躲避敌人追捕。

    “杏儿”和“春生”将我党战士,藏在了山上的山洞里。

    这天夜晚很冷,外面的敌人又在大搜捕。

    藏在山洞里的我党战士已经断粮两天。

    “春生”趁着上山送食物和水,“杏儿”留在家里,焦急的等待。

    剧情从这里开始展开。

    在故事的最后,“春生”为了掩护我党战士撤离,用自己作为诱饵,引开了搜捕的敌人。

    我党战士成功撤离。

    黑夜中传来枪声。

    黎明的曙光在东方亮起,“杏儿”却没有等到“春生”回来。

    “杏儿”跑到河边,看着河面飘下来的血水,掩面哭泣。

    哭得现场的观众痛心疾首,甚至有不少观众擦拭眼角。

    就在这时候。

    “嘿哟!阿妹哟,莫着急抹眼泪哟……”

    一段山歌从河对岸响起,那正是“春生”的歌声。

    闫岚饰演的“杏儿”,猛然站起来,看着河对岸,脸上的神情由绝望慢慢转变成欢喜。

    话剧到此落幕。

    等到幕布再次拉开,《黎明前的黑夜》所有的演员上台谢幕。

    这时候,观众才站起来,热烈的鼓掌。

    ……

    话剧谢幕之后,演员从后台下来。

    卢伟翔冲上去,挨个和演员拥抱:“太棒了!太棒了!”

    闫岚也和方醒抱了一下,称赞道:“很棒,完全看不出来是第一次演话剧。”

    方醒竖起大拇指,道:“还是姐厉害。”

    这部话剧里面,闫岚的表演确实是最精彩的。

    特别是最后发现“春生”没有死的那个表情,从绝望到希望,那个神情的变化,才是最打动人的。

    话剧两个小时,演完已经晚上十点。

    由于这是今年的第一场公演,所以来看的很多都是话剧团的熟人。

    因为今晚的票,是买不到的,大部分都是送的。

    每年的第一场公演都是这样,观众想看,得等后面的演出。

    演出结束后,很多话剧团的老熟人到后台来和导演、演员打招呼。

    闫岚拍拍方醒的后背,说道:“走,带你认识几位德高望重的前辈。”

    方醒跟着闫岚,穿过人群,到了几位老艺术家面前。

    闫岚爽朗的笑着打招呼:“黄老师、许老师,介绍今晚的‘春生’,方醒。”

    方醒一看到这两位老艺术家,稍微有些惊讶。

    因为闫岚口中的“黄老师”“许老师”,正好就是飞鹰奖评委中的两位。

    “黄老师好,许老师好。”方醒赶紧握手。

    “真棒!”黄老师已经六十多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