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第二场,依旧座无虚席
第533章 第二场,依旧座无虚席 (第2/3页)
行排练,为28号的音乐会做准备。
28号上午,方醒陪陆湘儿在布里奇沃特音乐厅彩排。
彩排结束,准备回酒店休息的时候。
方醒两人被国内过来的娱乐记者堵住进行采访。
记者:“方醒,有报道说,金色大厅演出很成功,你对那场演出满意吗?”
方醒点头答道:“很满意。”
记者:“那么金色大厅的音乐会,能收回成本吗?”
听到这个问题,方醒皱了皱眉。
其实,金色大厅那场音乐会,收回了成本,而且还小有盈利,但盈利不多。
门票的销售额是70多万,除去金色大厅两天总共30万的租金,以及售票渠道的分成和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报酬,还剩10万左右的盈利。
不过,这没有计算方舟文化宣传资源,还有陆湘儿本人的报酬。
音乐会本身确实不怎么赚钱。
当然,音乐会的真正价值,也不是门票的盈利。
能够收回成本,就已经很成功。
不过,今天在曼彻斯特的布里奇沃特音乐厅办音乐会,成本提高了。
因为维也纳爱乐乐团需要从奥地利,飞到曼彻斯特演出,机票和酒店的支出也是一大笔钱。
所以,布里奇沃特音乐厅的这场音乐会,基本没有盈利。
其实。
如果想要节省成本,找曼彻斯特当地的交响乐团合作,可以节省很大一笔支出。
只不过,《梁祝》现在还是不是世界名曲,并不是每个交响乐团都能演奏。
所以,目前只能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
如果换成其他没多少名气的乐团,成本确实低了,但根本达不到方醒想要的目的。
盈不盈利从来都不是重点。
方醒也没有过问音乐会是否盈利这个事情,这是公司财务的工作:“这个问题我不清楚,只要观众喜欢就好。”
记者:“有人说你是砸钱给女朋友镀金,你对这个说法怎么看?”
方醒笑了笑答道:“与其说给她镀金,还不如说我想给我们自己的乐曲镀金。”
其实,举办音乐会的初衷,就是要让《梁祝》走出国门,让全世界都熟悉这首曲子。
如果非要用“镀金”来形容的话,方醒倒也不否认。
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明年的柴可夫斯基国际小提琴大赛。
不过,这些事情,没必要和记者解释。
记者转向陆湘儿,问道:“陆湘儿小姐,你是我国以主乐器登上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奏家里,最年轻的一位,你对此有怎么感想?”
陆湘儿其实很不习惯被记者提问,但现在被围住了,只能硬着头皮回答:“一开始我比较紧张,演出结束就好很多了。”
记者:“你知道方醒为了给你举办音乐会,花了多少钱吗?”
陆湘儿摇摇头,答道:“他没说。不过……我看音乐厅里观众基本都坐满的。应该不会亏本吧。不然,谁还办音乐会呀。”
陆湘儿确实不知道办音乐会的成本是多少。
不过,观众都坐满了,说明票全卖出去了。
要是门票卖光,都收不回成本,那音乐会完全是亏本生意。
记者听到这个回答,一时也找不到话来反驳。
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非常浅显。
记者继续问道:“那你觉得今天第二场音乐会的门票,能卖完吗?”
陆湘儿不是很确定的回答:“应该……卖完了吧?朋友找我要门票,都没有剩的了。”
记者又被噎住了。
事实上,今天第二场音乐会的门票,一个星期前就卖光了,甚至很多人想买黄牛票都买不到。
记者换一个问题,继续提问:“那你觉得,你的小提琴水平,在世界上能排到什么位置?”
陆湘儿瞪大眼睛,连忙摆手:“排不上名,完全排不上名。”
这个问题根本就是一条送命题。
无论回答什么排名,都会引来问题。
陆湘儿本能的保持谦虚,甚至是尽可能的贬低自己。
记者见没有问到想要的答案,于是又换一个问题:“那你觉得维也纳爱乐乐团在世界范围内的演奏水平怎么样?”
陆湘儿再次瞪大眼睛,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