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北伐开启!

    第438章 北伐开启! (第3/3页)

了此刻此刻在汴州城内的将领,紧接着大量的信使离开汴州,以最快的速度前往了散布在整个河南道的进行修整和编制各路兵马主帅,通知各部的将领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汴州。

    当然,等待各路兵马的将帅抵达的时候,郭戎也没有闲着。

    李纯这一次可是整整带来了一军三卫,整整四万人的禁军主力,这可是一支相当庞大的力量。

    郭戎的手头本来就有最初东征军里的长缨军、左威卫,还有第二波援军被留下来的左、右监门卫,因为长缨军的超大编制,所以郭戎手中禁军的数量实际上是六万。

    现在,李纯为郭戎又带来了一军三卫,等于将郭戎手中禁军的数量增加到了两军六卫,整整十万人马。

    这十万人马,可以给郭戎的战术带来无穷的变化。

    再考虑到李纯这一次就是来镀金,刷声望的,那就需要重新研究一下主力军的发行方向,确保既能大获全胜的同时,又能让李纯足够风光,一路上刷够足够的声望。

    当然,李纯的安全也需要保证,否则,李纯一旦出了问题,那可就满盘皆输了。

    郭戎、韩充、李炎以及留守汴州的长缨军参谋们忙碌了整整三天的时间,赶在军议举行之前,将早就准备好的计划进行了相当复杂的修改。

    元和四年,八月十六,长安大明宫,紫辰殿之内举行了一次在京制侍重臣全部参加的制侍会议。

    在会议上,在会议上,皇帝李纯主动提出,将已经试运行了接近一个月的制臣(内阁)制度、制侍会议制度写入唐律之中。

    以唐律的行事,明确规定了制臣/内阁进行辅政的方式是代替皇帝批示奏疏(即,批注),以及草拟诏书(制诏)。

    当然,制臣无论是批注还是制诏享受皇帝诏书一样,需要备份,需要通过中书省、门下省,方能产生效力。

    制臣首领,即内阁首辅由皇帝亲自任命,不受制臣身份的限制,或者说不论成为首辅之前是什么身份,只要被皇帝钦点成为首辅,将自动获得侍臣和制臣的身份。

    将制侍会议写入唐律的同时,将修改、补充、删除唐律内容的权力赋予了制侍会议。

    只不过,无论是修改、补充、删除唐律,都必须得到皇帝的认可,否则修改无效。

    第三点,将兵部从三省六部中独立出来,成立枢密院,负责所有军务,郭戎将成为枢密院枢密使,郭戎统兵在外期间,由枢密副使老将高崇文、枢密副使韩愈代行。

    虽然,这两点李纯都留下了后门,但是如此大幅度的让步和让渡,无疑表明了李纯与士人共治天下的决心。

    至于皇帝留下的后门,根本就没有人在意

    ,没有人真的不开眼的去拿掉皇帝用来自保的权力。

    完成这两点的同时,制侍会议还通过了正式成立的第一份决议:

    批准了由白居易、柳宗元、韩愈等人联合起草的北伐檄文,并通过了李纯御驾亲征的决议。

    十月十七,《奉天讨逆北伐檄文》正式公布,同时公布的还有皇帝将御驾亲征河北。

    这两条消息以及制侍会议,内阁制度,枢密院等消息随着朝廷的邸报,各路探子,走出长安,走向了整个大唐。

    十月十八,在郭戎的主持之下,参与北伐河北的各路兵马的主要将领齐聚汴州,举行了第一次关于北伐的军议。

    在军议上,公布了皇帝李纯将御驾亲征,并且公布了规模宏大的北伐计划,当然郭戎也严格强调了已经推行了四年之久的保密条例。

    同一日,皇太子李宁从汴州出发,返回长安。

    十月二十二,一路兼程的太子李宁返回长安。

    十月二十三,大唐皇帝李纯在天策军,左、右千牛卫、左金吾卫的护送之下,从长安出发。

    十月二十八,李纯抵达洛阳。

    十一月初一,李纯抵达汴州,同日,李纯在汴州参加了由郭戎主持了北伐之前的最后一次军议。

    十一月初四,李纯、郭戎抵达滑州,同一日,所有参与北伐的唐军已经全部做好准备等候在了大河的南岸。

    十一月初五,李纯、郭戎抵达白马,第二天就约定中的北伐开启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