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七零年代对照组25

    27、七零年代对照组25 (第2/3页)

议她有条件的话,可以多买一套,留着以后囡囡长大了用。

    周奶奶一听还真是,房子既然小,那就弄两套,当下把市中心的新房也买了下来,大学校区和市中心离着并不远,怎么都方便。

    因为时代的局限性,周奶奶想不到未来的房价能有多夸张,罗玉婷不同,所以才会以囡囡为借口劝说她。顺势,让自己父母把那套挨着大山的六十平的两居收了。

    要不是好房源太难找,她非要鼓动他们家每人买一套。

    演讲会结束,周奶奶带的囡囡家拌饭肉酱大受好评,不少地方的人都提出了合作的意向。可以说,小老太太的事业如日中升,火火热热,自此突破重围,从小小的村落彻底走入国内的大市场。

    可是谁都不知道,她的本心也不过是变着法的哄着孙女多吃半碗饭,而不会被大荤大肉油腻到。

    回到村后,除了喜气洋洋的恭喜外,谁都没多说什么。村里人只知道周奶奶为了囡囡上学,准备一起去市里住,多余的不打听不问。

    罗大田必然会回来,知道了太多,万一他找上门怎么办?村里人当初同情周奶奶祖孙的遭遇,如今周奶奶的兔场让小罗村比周遭的村子富了一大截,有本钱更换更好的农具,增产增量,小日子过得越来越顺心。大家都知恩知情,何必多事的给周家添麻烦,所以还有什么比一问三不知的要靠谱。

    周奶奶怕夜长梦多,当下回去把兔场的事情安排下去。

    她懂得当断则断,痛快的将兔场的一半经营权委托给了老姐妹李婶,李家儿子多,可不畏惧罗大田的耍诨。挑了数百只兔种,雇了一辆大货车,连夜打包了能用的家具和零碎,直奔市区。

    小罗村离着市区坐火车转大巴只需要五个小时,每月回去一趟足够了。

    她准备在市区附近的地方找片地,再盖一家大型养兔场。

    对于周奶奶的决定,东省领导大力支持,因为小罗村的兔场虽然小一些,可整体流水线在几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