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大明新经济实验区

    第二一一章 大明新经济实验区 (第2/3页)

    山西最合适。

    从始至终杨丰都不是在胡搞,他的每一步都通知了朱允熥。

    当然,也可能没来得及等他同意而且行动方式完全自主,但这是一种交换,毕竟朱允熥是要他解决周晋二藩,他可以给皇太孙解决这两个危险的叔叔,但他怎么搞,那个用不着皇太孙管了。

    京城。

    杨丰站在龙江关,看着江面上试航的新式战舰……

    他当然没必要一直在开封。

    这时候那里还在修祭坛,包括把周王府改成敕建宋祠,朱元璋给韩林儿加了个宋献宗……

    当然,不要过度联想。

    献属于很好的谥号,只是曹家开了个头,才让人联想,但这个谥号本身是极好的,至此龙凤政权得到了明确的承认,就是宋朝的延续,历史上可以称为后宋了,北宋,南宋,后宋一脉相承,类似于后汉。同样龙凤政权的那些大臣也得到承认,包括朱元璋自己当年的宋仪同三司,江南道兴台左丞相,吴国公,乃至于后来的吴王。刘福通,毛贵,关先生等人,乃至于朱元璋他老丈人郭子兴,统统都作为宋臣,虽然他老丈人已经封了大明滁阳王,但至少人家死的时候还是大宋元帅。

    总之这些人一并放到这个宋祠之中祭祀。

    包括宋朝其他皇帝。

    反正周王府大的很,正殿放帝王偏殿放群臣。

    能找到尸骨的另外修墓,找不到的就算衣冠冢,关先生这些连衣冠都找不到的就立个碑,而且专门在开封给宋祠设了一个卫守护,另外也守护在巩义的宋陵。

    给足面子了。

    所以现在就等昭告上天了。

    至于河神当然回他的黄河,不过临走前还给大明皇帝提了个建议,就是重修黄河北流故道,引黄河水恢复北流,趁着现在河北人烟稀少,尤其是宋朝故道沿线更没多少人口,让黄河北流以繁荣河北。同时减轻黄河的维护压力,另外也避免南流继续堵塞淮河出海口导致两淮洪水泛滥,甚至洪泽湖不断升高,甚至河神还警告说再过几年,恐怕就得修洪泽湖大堤来阻挡湖水淹没淮扬了。而且就算修了也没用,以后随着黄河泥沙不断在清口淤积,这个大堤隔几十年就得加高甚至重修。

    当然,他只是提建议而已。

    是否采纳,这个是大明皇帝的事,毕竟这个工程太大。

    不过这件事在明朝的确有人试图干过,成化年间就有个大臣,提出引黄入卫以通漕运,但被否决,那时候京城在北平,河北早就人口稠密,引黄入卫一旦决口,淹的可就是大明的京畿了。

    但这时候不存在这些问题。

    整个河北加平津目前也就两百万人口而已。

    很轻松可以让出一片河道。

    唯一的问题,就是需要修河堤,所以这是个大工程,但如果从现在开始干,花十几年时间还是能完成的。

    “大使,老朽活了这么久,还是头一次听说君可以与民为盟。”

    刘三吾站在杨丰身旁说道。

    “那您应该庆幸自己活的久,能看到这种盛举。”

    杨丰说道。

    “如此,君臣之道何存?”

    刘老头很平静地说道。

    “民为贵,君为轻,这可是你们儒家说的,既然民为贵,那尊重民意有什么问题吗?至于君臣之道,我记得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不正,民起攻之也是你们儒家说的吧?

    那你们这君臣之道何存?”

    杨丰说道。

    刘老头笑而不语。

    其实这种局面对他们有利,这也是这些文臣不捣乱的原因。

    之前山西各都的推选,只不过是那些耆老乡贤们脑抽,主要是怕事后担责,实际上正常情况下只要这种推选结果要么是他们,要么是他们扶持的人,不可能出现之前那样把些刺头推出的情况。

    也就是说以后如果真在这样重大事情上让地方推选来议事,那肯定就是耆老乡贤们控制局势。

    也就是士绅们。

    这是好事。

    只不过这次被杨丰打了个措手不及而已,但以后不会这样了。

    实际上现在泽州等地的都头推选就已经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