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诈取

    第九章 诈取 (第2/3页)

瓦匠宋丙。

    还有其余数位与银铺有过交集的人候在中堂,等待典吏问话。

    总之,只要失窃当天跟徐记银铺有点关系的,都被‘请’到了衙门。

    时至中午,经过一圈询问调查后,王剑春往某个方向看了一眼。

    此时北墙松鹤图下只剩下一张闲置的桌子,原先坐在桌旁的两道人影均已消失不见。

    ......

    府衙公堂。

    府尹苏文山将刚录好的卷宗过目了一遍。

    一旁,府丞崔怀问道:“大人觉得此案如何?”

    苏文山摇头道:“现场并未发现任何异常,应当是人为,若是牵涉妖崇,丢失的就不会是三千多两银子。”

    “大人可有眉目?”

    苏文山闻言将卷宗递给崔怀,沉吟道:“徐记银铺是营安府徐家产业,掌柜季福只是代为管理,不排除他监守自盗的可能。”

    “季福的侄子季平在银铺里担任称银伙计,其生性好赌,也有盗银动机。”

    “还有同悦酒楼的伙计李易,其白日里不得清闲,却还要在夜里去当更夫。

    更夫月钱极低,多是些老人去做,他为何又要去干这吃力不讨好的活?”

    崔怀思忖道:“许是他早就盯上了银铺,但碍于府城宵禁,不好动手,于是便假借更夫身份,好方便夜里行事。”

    苏文山点头道:“此人亦有嫌疑。”

    说罢,苏文山继续道:“还有一个是当天给银铺修补房墙的石瓦匠宋丙,据季福所言,宋丙修补的恰是库房的门墙。”

    目光扫过府丞、堂事以及数位典吏。

    苏文山拱了拱手,肃然道:“秋末京察在即,城中盗案却是不能不破,还请诸位不留余力,协助本官尽早平息城内乱象。”

    ......

    思补堂,经过简单讯问核对后,典吏便放行让众人离去。

    不过在离开时,典吏特意有过交待:凡是参与讯问之人,均不准离开府城,去往别处。

    李易对此并无意见,他好不容易在府城有了稳定工作,又岂会随便离开?

    将银铺案当做一个小插曲后,李易便又恢复了白天上工,夜里加班的充实生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