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知恩图报

    第十一章 知恩图报 (第2/3页)

文山跟前,低声道:“大人,既然宋丙已经承认事发当日盗了银子,不如……”

    苏文山抬手打断了崔怀的话,上前一步道:“李易,你且说说看,如何找到证据。”

    大堂内,李易站在洒了一片石灰的地面上,吐字清晰可闻。

    “证据就在草民脚下。”

    …

    公堂一时落针可闻。

    看了看地面,又看向默不作声的李易。

    苏文山脸色微黑,沉声道:“有话就说,不要卖关子。”

    正整理言辞的李易没有着急开口,等到苏文山催促时才说道:“大人可还记得之前宋丙之妻胡秀云的供词?”

    不等苏文山回答,李易复述道:“胡秀云曾言,宋丙回来取灰时,向她提起了银铺库房里的库银,这才起了贪念,从而教唆宋丙借助灰袋偷取银子。”

    “敢问大人,宋丙从空手回家取灰到银铺,一共拿着灰袋往返了几次?”

    苏文山让衙役拿来案宗,仔细看了看后说道:“只往返了一次”

    苏文山皱了皱眉,他隐约察觉到了李易接下来要讲什么。

    果然,下一刻李易便开口问道:“大人,敢问一个空的灰袋可以装多少白银?”

    苏文山看向李易,虽然有所预料,但还是为对方的觉察力感到惊奇。

    一旁,府丞崔怀恍然道:“灰袋装银数目有限,徐记银铺失银近四千两,宋丙所拿灰袋未必装的下。“

    “所以只要试出一个灰袋能装多少银子,就能判断宋丙供词的真伪!”

    李易与苏文山同时看向崔怀,不过却都没有说话。

    此时崔怀情绪异常高涨,那种即将辨明案件真伪的感觉很让他上头。

    “方才的灰袋呢,快拿来试试!”

    听到崔怀的话,众人目光落在了地面上被斩成两片的麻布袋子上。

    此时,罪魁祸首,抱着剑的谢婵脸色微红道:“我再去找个灰袋!”

    “不用这么麻烦。”苏文山摇头道:“三千六百两白银重二百二十五斤,一个灰袋足以装下。”

    看向面色依旧如常的年轻人,苏文山压下心头疑惑,问道:“李易,事到如今,你还有什么话说?”

    “大人,草民先前说过,证据就在脚下。”

    李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