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周渔夜话论董卓

    第四章 周渔夜话论董卓 (第3/3页)

确实是报国安民,但是这世道却足够改变很多东西,同样也包括一个人的志向…

    “不知将军是如何看待那董卓的?”

    听到周渔的话,还没等刘备说话,身后张飞却忍不住站了出来:“乱臣贼子,自然是人人得而诛之!”

    周渔看向了刘备,见刘备也认同得点了点头,不过张飞仍忿忿不平:“想当初平黄巾时,我等好意救了那董贼一命,却因为是白身还被那董贼歧视。现在想来,真后悔当初没有一剑杀了那厮。”

    “翼德真乃快人也!”

    “大汉这四百年间掌权有大臣,有外戚,甚至说太监,但唯独这会的董卓成了天下人人得而诛之的逆贼。”

    “想那董贼早些年也平定过凉州之乱,参与过镇压黄巾起义,算得上颇有战功,却落得如今下场,将军可知这是何故?”

    “以下犯上,该有此果!还请县尉明言,不然请恕刘备就此告退了!”

    此时的刘备还是那个想要匡扶汉室的刘备,周渔此言一出无疑是触犯了刘备的信仰,而且周渔口中还有替董卓辩解的意思,这是刘备所不能忍受的。

    “将军却是误会渔的意思了。”

    “那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这是天下人都不能忍受的,更何况渔呢。但除此之外,将军有没有想过还有其他的原因?”

    “备刚一时性急,还请先生勿怪。如若不弃,愿坐下来听先生指点一二。”

    “将军性情中人,渔欢喜还来不及,又岂会因言而怪罪于将军。将军今日既然来寻我,我确实有一些交心的话要与将军分说。”

    “其一便是当今天下人心思乱久矣。从桓,灵二帝的两次党锢之祸开始,再到后来的黄巾起义,最后董卓的废杀少帝,拥立如今的陈留王即位。”

    “试问历史上又有几个政权能经得起这样的折腾,这汉室天下在众人心里早已是不复从前的模样了。”

    刘备听到周渔的话,双手紧紧的握住,然后闭上了双眼。周渔看着刘备也没有再说话,他在等刘备,有些事情是别人帮不了忙的。

    “愿闻其二。”刘备最终还是松开了拳头,平静看着周渔说道。

    “其二便是那董卓并不是规则以内的人了,而且董卓自身也没有加入规则的觉悟,自然而然就被众多势力排挤了。”

    “规则?”

    “恩,规则。其实严格的来说更像是历代掌权者约定俗成的一种默契,但是董卓的出身却注定不在这种默契范围以内。”

    “想当初董卓嘲讽将军白身,殊不知在那些世家眼里,一样是看不起他董卓的。”

    刘备哑然,听到周渔的话,他才发现自己的经历竟然和那董卓有些相似,自己这一路走来又何尝不是饱受白眼呢?

    但刘备和董卓却分别走上两条不一样的道路,究其原因还是两人的心志不同,董卓内心暴虐不仁,刘备一路走来却能始终保持仁者风范,只是可惜当年关羽麦城一败…

    “将军,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听到周渔的话,刘备这才从自我思考里面清醒了过来:“多谢先生良言,备自当铭记于心也!”

    “将军可知我今日为何要与你说这么多?”

    其实刘备这会已经想离开了,他感觉周渔的心很大,大到这片天空都装不下,刘备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备愿试耳听之。”

    “有汉四百年来,如今的世道早已是阶级固化,寒门也再难出贵子;近些年来更是天灾不断,地方豪强又加快了横征暴敛,兼并土地之举,底下百姓就连一乞食之地都不存,百姓何辜焉?”

    “若未来有那么一日,渔恳请将军能再造一番乾坤,当然这也是我的理想。”

    刘备只感觉心中有一道惊雷划过,他想过很多,但唯一没有想到的就是周渔说得是理想…

    “大哥,那世家公卿平日在我等面前都是自觉高人一等,这是何其的不公,飞只愿一抒心中不平气也!”

    “平时我也不甚会说话,但今日周渔的一番话却说到我心坎坎里面去了,如那是周渔的理想,便也是我张翼德的理想!”

    “大哥,我等聚在一起本就为了信义二字,若是往后的世道还是这般的恃强凌弱,某亦不愿看之。”

    听到张飞和关羽的话,刘备同时握住了两人的手:“二弟,三弟,这一路走来大哥可曾有过让你们失望?”

    “未曾。”

    “那此亦为备之所愿也!”

    “备恳请先生能助我等一臂之力,日后一展心中抱负,方不负今日先生所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