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逢纪献言破董卓

    第七章 逢纪献言破董卓 (第2/3页)

行,今日定要找那袁术寻个说法,否则这讨董不讨也罢!。”

    袁术正在营中和众人商议事情,只见孙坚一行人还未通禀就直接冲进了营中:“文台不知来此所为何事?”

    “想我与那董卓并无仇隙,今我奋不顾身,亲冒矢石来决死战,上为国家讨贼,下为将军家门之私;而将军却听信旁人谗言,不发粮草,以至我兵败至此,将军于心何安!”

    袁术一看孙坚众人质问的表情,也知道今天这事不能善了,如自己不能平息了孙坚的怒火,只怕会空留把柄给他人,手一指营中的一人:“尽是此人献言,不发粮草!”

    说完袁术也不等孙坚问话:“左右!还不来人,将这谄媚小人给我拉出去砍了。”

    眼看着袁术将那粮草官处决,孙坚众人一时无话,袁术也走到了孙坚的身边:“我误听小人之言,还望文台兄见谅。”

    “公路既杀此人,那我等自然无话,告辞!”

    等到走出了袁术大营,程普这才问道:“主公,祖茂之死和那袁公路脱不了干系,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吗?”

    “我观那袁公路不过是一色厉内荏之辈,不足为虑,今日之事日后自有计较!”

    “孙坚今日不知为何突然发难,这可如何是好?”

    李丰看着在那不断走动的袁术也有点无语,若不是你不发粮草,焉有今日之事。不过这种话他也不敢袁术的面明说:

    “许是刘备等人在虎牢关立功,才让孙坚想起当日在汜水关兵败之事,这才向主公来讨要一个说法。”

    “刘备等人二三次与我下不来台,此次若是再让他得功,孙坚等人心里定会更加不平衡,日后恐对我平添怨愤。”

    “主公今日已斩那粮草官,那粮草之事自然已毕。日后就算对质,想来孙坚等人也无二话。”

    ……

    “讨董过后,再进行论功行赏?四弟,此事你如何看?”刘备看着手中的文书微微沉呤,然后把文书递给了周渔。

    周渔接过文书后看了看并没有马上回答,出现这种情况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只是没有想到袁氏兄弟的吃相竟如此难看。

    “还用怎么看,定是袁术从中作梗,先前二哥斩那华雄,本就说好的庆功也被袁术那厮搅和没了!”

    “翼德,此乃军中,不得胡言!”

    “兄长,此事还真有可能被翼德说中了。”

    “这是何故?”

    “这事源头估计还得出在袁术身上,兄长不妨看看今日一并送过来的军报。”

    “袁绍令孙坚进兵汜水关,袁术命斩营中粮草官?”

    “恩,袁术斩那粮草官多半是因为前日不拨粮草之事事发,才不得不斩那粮草官以安孙坚之心。至于我等未得赏赐,估计也是这个原因。”

    “先前二哥斩了那华雄,如今我等又杀退那吕布,这袁氏兄弟如此赏罚不同,他能安得了那孙坚之心,却不知寒了全军将士之心。”

    “焉能为一人之私,而置大局而不顾,行如此不公之事。袁绍若继续为讨董盟主,伐董大计恐休矣。”

    周渔看着刘备三人笑着说道:“这事其实往另外一个方向想,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四弟,这有何说法?”

    “我们此行本就欲立名耳,如今斩华雄退吕布,兄长的名声早已闻达于诸侯,当此乱世,何愁又不能建功立业!”

    “就算是论功行赏也不必急于这一时,袁氏兄弟既然愿意自毁名声为我们搭桥,那我等不如顺势而为之。届时在诸侯面前也可叫那袁氏兄弟哑口无言。”

    刘备三人看着坐在那里气定神闲的周渔,三人不知为什么都有种心安的感觉:“不知四弟意欲何为?”

    “若是能攻入虎牢关,引十八路诸侯入洛阳,不知可否为此次伐董头功?”

    刘备看着周渔摇了摇头,不是不认同周渔的想法,只是觉得有点不太合实际:

    “虎牢关自古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其地势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更何况背后还有西凉诸将以及董贼的二十万雄兵的把守,攻入虎牢关谈何容易。”

    “四弟,有何想法不妨直说,俺张翼德愿意为你打头阵!”

    周渔看着张飞笑着说道:“翼德,此事却也急不来。”

    “此事关键就在于董卓,今日虎牢关前两军对峙,吕布一败,董卓却丝毫无出关应敌的想法。只知放箭退敌,就知其毫无进取之心也,现在也不过一闭目待死之辈。”

    “四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