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洛阳一炬天下乱

    第十章 洛阳一炬天下乱 (第2/3页)

 “主公欲退出联盟?”

    “各路诸侯终难成大事矣,不如先行返回江东,以为日后早作打算。”

    看着孙坚已经走远的身影,周渔这才走出来,自己这也算是间接的救了孙坚一条命吧…

    ……

    “三位兄长!”

    刘备三人突然出现的周渔,不由得一脸惊喜:“四弟,你为何会出现在此处?”

    周渔并没有过多的寒暄:“当下有件紧要的事项,还请兄长派兵把守住此处的各个出口,任何人都不得进入。”

    见周渔一脸严肃的表情,刘备也收起了叙旧的心思,很快就把自己身边为数不多的兵都分散了下去。

    “三位兄长,且随我来。”

    待走到殿南处,周渔又将三人带到了一处枯井前:“二哥三哥,还请把井中发光之物打捞上来。”

    只见井中打捞起宫装夫人,虽然表面上看此人沉入井中的时间已久,但其尸首却并不腐烂。

    周渔走上前解下夫人颈上所系的锦囊,又从锦囊里取出一朱红色的盒子递给了刘备:“此物还请兄长亲启。”

    听到周渔的话,刘备隐隐约约的猜出了盒中是何物,只是还不敢往那个方向想。看着刘备手上的盒子,此时就连平常最大大咧咧的张飞也屏住了呼吸。

    只见刘备从盒子取出来一方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旁边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此何物也?”刘备只感觉自己拿着玉玺的手有点微微的颤抖。

    “此乃传国玉玺,昔日始皇命人所铸,李斯又篆此八字于其上,传于我朝。后至王莽篡逆,孝元皇太后持此玺打王寻、苏献二人,崩其一角,以金镶之。近闻十常侍作乱时,劫少帝出北邙,回宫失此宝。如今又被兄长复得。”

    刘备从周渔口中听到传国玉玺四个字,强忍着心下的激动把玉玺又重新放归了盒子里:“四弟,此等秘闻你又是如何得知的?”

    “却也不满兄长,我昔日得一老者托梦,只是不太确信,才以密信的方式告知兄长。今兄长一至,就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此莫非天意也!”

    听到周渔的话后,刘备抱着玉玺回头看了看自己的三位结拜义弟,又看向了洛阳皇宫的方向:“天意向刘啊,三位义弟还请随我一起。”

    “后辈子孙刘备刘玄德在此向诸位先祖立誓:此生必定光复汉室,重整河山,以安天下社稷。”

    周渔此时心里也说不出来是个什么滋味,但看见刘备此时明志,倒也觉得足够了。

    “此亦为贞洁烈女,我等当厚葬之。”

    ……

    此时的盟军大寨,袁绍并没有过多的挽留就让孙坚回去了,毕竟此次伐董就属孙坚一路损伤最严重了,回去提前修养倒也合理。

    “主公,袁绍让孙坚一行人提前回去修养估计是想给我等日后大计制造麻烦啊,我们也应该提前做准备了。”

    听到李丰的话,袁术点了点,只不过他还担任着联军的职务,倒是不方便离开。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去追袭董卓的曹操一行人也回到了营中,只不过看起来有一些狼狈。前去追袭的一万人马,如今也剩下了五百之数。

    袁绍听闻曹操兵败的消息,连忙命人将曹操接至自己的寨中,会众置酒,与曹操解闷。

    “公孙太守,还请与我来一趟。”

    公孙瓒回头看去,发现说话的正是刘备新结交的四弟周渔。看着席上正在饮酒的刘备,却不知道周渔找自己所为何事,不过还是跟着周渔一同出去了。

    ……

    看着正在饮酒的众人,曹操只感觉越来越不是滋味,站起身来感叹道:

    “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皆仗义而来。”

    看到曹操站起来说话,正在饮酒高谈阔论的众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注视着曹操。

    “操之初意,欲烦本初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二地;诸将固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制其为险要;公路率南阳之军,驻丹、析,入武关,以震慑三辅。”

    “此皆深沟高垒之地,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之形势。以顺势诛灭逆臣,则天下可立定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