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否极泰来

    第七章 否极泰来 (第2/3页)

    几分钟后火车缓缓进站,还没停稳人群再次骚动,杨小军几乎是被人推着上的火车。绿皮车像是一个生病的老牛,慢慢悠悠地在铁道上挪动着。车厢里满满地都是人,不时还有推着售货车的工作人员,在密不透风的车厢间钻来钻去,不停地吆喝着“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方便面,要买的过来看看,让一让、让一让,脚抬一下,说你呢“。

    等快到衡水站的时候,杨小军才被从车厢的连接处一步一步推到了车厢中间,刚感觉松口气也该到站了。紧接着再从车厢往门口挤,等下了车已是满头大汗,感觉比自己在修路工地干一天活儿都累。杨小军始终想不明白,那么拥挤的车厢,自己挪动一步都要使出吃奶的力气,售货车总能冲开一条“血路“,不知疲倦地推来推去,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看来做什么事都有自己的诀窍。后面的征程就是前边的重复,只有地点和周围的人群在不停地变换着。经历三天两夜痛苦而又不失新鲜的旅程,杨小军终于抵达了当时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上海。

    火车终于到站了,杨小军怀着激动的心情提着包裹,随着人流走出了上海火车站。一出来就看到了不远处同济大学的接站点,长舒一口气,身上的疲倦也一扫而空,随之而来的是兴奋和期待。

    四年的大学生活多彩而又平淡,在此期间杨小军的身高增长了15厘米,身体也壮实了很多,身上农村少年的土气也被不断增长的见识和长时间的历练洗刷得干干净净。大学期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都拿着最高的奖学金,再利用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家教、学校图书馆零时工,还在一个休闲养生会馆利用自己的医术给做推拿、针灸、拔罐,收入还很不错,甚至比一般的工薪阶层的收入还略高一点。

    但可惜时间不长,一是专业课逐渐增多学业任务加重,二是上海市整顿医疗保健服务市场,像他这种属于没有资格证书的,很快就被辞退了。虽然自己也不想长久干这类工作,但因为没有证书被辞退心里还是很不服气,若按手法和专业水平,上海市能有几个超过他的?他可是得了爷爷真传的,连张作霖、吴佩孚、冯玉祥之类的大人物都争着想得到的服务,却因为一纸证书被否决。即便如此,在毕业时除了生活费竟然还有1000多块钱的结余。

    在大学里从不主动与同学套近乎,但如果同学们有学习上的问题请教他也会很热情地帮助。同学们在运动中受伤,他会主动去给治疗,效果比校医院的好多了,所以在同学的心目中,对他还是非常认可的。

    通过在这个国际化大都4年的生活,不论是从眼界还是内心世界都有了翻天覆地地变化,也不再对过往命运的不公耿耿于怀,很多事情逐渐地淡忘了。唯一没多大变化的是他的性格,仍然是孤僻、独来独往,和同学关系也很一般,很少主动和大家交流,好在同学们都是一帮优秀的成年人,对此也不是很在意,加上都在认真学习,考研、出国各有各的目标,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关注其他人,学校里和他差不多的人也很多,也没有显得特别的与众不同。

    大四的上半学期,课程明显少了很多,从十月份开始全国各大公司来到学校招聘,包括一些世界五百强在中国或者亚洲的分公司。隔三岔五地就会有知名公司的专场招聘会,也有学校组织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