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精准打击

    第十三章 精准打击 (第2/3页)

    觉得这很丢人。

    如果这都能够成功,那大宋百年法制将毁于一旦啊!

    一些之前偏向王安石的官员,也渐渐站在司马光这一边,吕公著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人认为阿云罪不该死,但也绝不是防卫过当。

    司马光也不想拖下去,他心里明白,对方就是搭建好一个擂台,孰是孰非,打过才知道。

    他马上就以审刑院的名义,重审此案,这审刑院就专门为监督大理寺而设,只有审刑院可以复查大理寺的判决,并且司马光还邀请与此案有关的所有官员前来听审,包括王安石。

    其目的也很明显,就是要一锤定音。

    别到时又纠缠不清。

    话说回来,这其中最郁闷的还就是王安石,他没有想到事情会闹到这一步,他宁可选择权力博弈,因为这么做,事情的走向,完全就不在他的控制中。

    但此案关乎他毕生的梦想。

    他猜到了开始,虽然许遵不是他的人,但是他了解许遵的为人,许遵必然会抗争下去,因为这确确实实是律法中的一个漏洞,将他调来大理寺,他一定继续主张的自己意见。

    但是他没有猜到许遵会用这种方式来抗辩。

    翻个屁!

    揪着疑点不放就行,剩下的交给我便是。

    你这是喧宾夺主啊!

    搞清楚谁TM才是主角。

    早知如此......!

    这甚至导致一向信念人定胜天的王安石也只能在家祈祷,默念三遍,许遵必胜,许遵必胜,许遵必胜。

    ......

    今日便是公审之日。

    而此案几乎席卷了整个朝廷,朝中大佬们几乎都来听审,左边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支持派,而右边全都是以司马光为首的反对派。

    其实目前还只是理念之争,并没有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但是这从座位安排上来看,朝廷已经有些分裂的苗头。

    那许遵本还想置身事外,可是一看,要想置身事外,只能坐门口,没有办法,只能坐在王安石那边,至少他们的法制思想还是非常像似。

    但也由此可见,这场公审就已经是法制最后得倔强。

    如果无法决出胜负,就只剩下权力之争。

    司马光来到主审官的位子上,坐下之后,习惯性拿起惊堂木来,刚准备拍吸取,一看下面全是大佬,这能镇得住谁啊!

    索性又放下来,比较温和地说道:“传张三。”

    “传张三。”

    只见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上得堂来,青衣青帽,颜色鲜艳,在这庄重的公堂之上,显得是尤为鲜艳,帽檐上还插着一只短笔,仿佛在跟人说,我是珥笔,我骄傲。

    一看这装扮,一看这年纪。

    右边的保守派是直摇头,这里可是审刑院,大宋最高法院,你还搞这胡里花哨的,一派刁民作风,成何体统,同时心里也比较开心,就这?又能成什么气候。

    坐在他们对面的革新派,则是面如死灰。

    这是上哪请来得奇葩啊!

    王安石心里打鼓,低声向许遵问道:“如此场合,你怎让他穿得这般鲜艳。”

    言下之意,你怎么会相信这样的人。

    许遵瞧他一眼,你这德行还好意思说别人,真不知道王夫人是怎么忍过来的,嘴上却是苦笑道:“我之前也跟他说过,但他却说,他非常热爱这门行当,他引以为傲,此番装扮是表现他对这门行业的尊重。”

    这是什么鬼理由。

    王安石很是无语地瞧了眼许遵。

    正当这时,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与一个中年人来到侧门,门口守卫见到这青年,猛地一惊,正欲行礼时,那青年却抬手制止住他们。

    这青年不是别人,正是宋神宗,他身边的中年人则是起居舍人刘肇。

    神宗偷偷往里面一看,一眼就看中那个青衣男子,实在是太现眼了,只觉此人装扮怪异,与整个环境格格不入,于是便向身边的刘肇问道:“那人是谁?”

    刘肇答道:“此人名叫张三,据说那阿云行凶之后,曾救下一名溺水之人,便是此人,就是他要为阿云翻案,目的也是报答阿云的救命之恩。”

    “原来如此。”

    宋神宗稍稍点头,又往里面看去,只见张三来到大堂中间,向司马光躬身一揖,“小民张三见过主审官。”

    司马光问道:“张三可是你真名?”

    张斐当即一愣,这一颗心都揪了起来,难不成你是算命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