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四章 谁挖的坑谁来填

    第七百九十四章 谁挖的坑谁来填 (第3/3页)

   “嗯?”

    “臣遵命。”

    说罢,赵顼就起身离开了。

    这最后一番话,无疑是几鞭子抽在文彦博他们脸上。

    你们要是不行,那就还是由大庭长来决断吧。

    他走之后,无数道杀人的目光投向张斐,然后也是愤然离去。

    张斐是一脸委屈地来到司马光身旁,“司马学士,你全看见了,我这大庭长可真是左右不是人,如果我方才提出建议,这就是肯定是我的阴谋诡计,但现在不提,他们依旧记恨于我,我到底该怎么做?”

    司马光道:“你不会先跟文公他们!”

    不等他说完,张斐就激动道:“我跟他们商量了呀,但过了这么多天,他们是完全不当回事,可我们公检法一直都是以效率著称的,人家吕庭长、范检察长三番五次提及此事,我可做不到对此不闻不问,但朝廷要不给出政策,我也没有办法,我只能来请官家主持公道。”

    司马光沉默良久后,叹道:“好了,好了,这些先别说了,你对此有何建议?”

    张斐往外瞟了一眼,低声道:“司马学士,我真不瞒你,我要有办法,我方才就提出来了,我可不跟他们一样,拿着国家大事去赌气。

    但我确实没有太好的办法,因为这种事涉及的问题比较多,而我又没有没在边州待过,我只能给予一些司法上的建议,而这些建议我早就告诉文公他们。”

    司马光点点头,事情到这一步,如果张斐真有主意,就应该这时候提出来,但他没有提,可能真就没有啊!

    许遵今儿没有去检察院,一直留在家里,等张斐的消息。

    张斐刚刚回到家,许遵便问道:“怎么样?”

    张斐嘿嘿笑道:“还能怎么样,官家将他们几个大宰相教训了一顿,我看得出,其实这口气,陛下也是憋了很久啊!”

    许遵笑也不是,不笑也不是:“真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他们哪里想得到,你这第三把火,就是要往他们头上烧。”

    张斐道:“这都是他们咎由自取,自己不干活,别人要多干一点活,就成了争权夺利。

    其实本无事,当时我跟他们商量的时候,大家合计着,就能够将此事定下来,可他们偏偏认为,这是我上任的第三把火,是处心积虑的防着我,如今他们是骑虎难下。”

    许遵道:“但你也不可大意,万一他们为了对付你,就是要采取羁縻制度。”

    张斐笑道:“他们要能回到羁縻制度,我立刻辞官,回去当珥笔。公检法出来之后,羁縻制度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退一万步说,就是他们想这么干,熙州百姓还不答应。”

    政事堂。

    “君实,事到如今,你还帮那小子说话?”

    文彦博恼羞成怒地等着司马光。

    司马光据理以争道:“我不过也是就事论事,这张三到底要怎么做,才能令诸位满意。”

    “你。”

    “行了。”

    富弼打断了他们二人的争论,“无论如何,要是我们能够及早想出应对之策,便无今日之事,如今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啊!”

    事到如今,他也已经反应过来,其实张斐就是笃定他们会等着自己先出招,结果他不出招,而是还跑去告状。

    愿赌服输。

    吕公著问道:“富公对此怎么看?”

    富弼先是瞧了眼文彦博,沉吟半响,“王介甫说得很有道理,公检法都已经管控住熙河地区,要回羁縻制度的话,就得先将公检法给撤出来,但这根本就说不过去,也不合常理。

    原本我认为维持现状,就挺好的,也不是那么紧迫,暂时不需要改动什么,但如今看来,这也是不行的,如今那边跟西夏的冲突如此频繁,如果公检法无非给予约束,情况可能真的会进一步失控的。”

    吕公著道:“但是那边全是吐蕃人、党项人,若是任由他们进出中原,可能会危及中原的安定。”

    富弼道:“以前采取羁縻制度,那是因为两地的制度、法律,风土人情都不一样,朝廷也难以管控,但如今大家同在一个制度下,又是同一部法律,其中风险自然也降低不少。”

    众人顿时沉默了下来。

    其实大家都知道,富弼就是暗示,张斐的建议是最为合理的。

    但问题朝中大臣还是反对居多,这不就让张斐得逞了吗?

    不能这么干呀!

    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那怎么办?

    以前要是这种情况,往往是要拖很久,吵很久,但是今时可不同往日,边上有一个大庭长,正拿着鞭子,虎视眈眈地看着他们。

    赵顼更是将话说得非常明确,你要是解决不了,就让大庭长来解决。

    别拖。

    朕要的是解决方案。

    但那些反对的人,又拿不出一个具体方案来,就知道一个羁縻制度,问题是羁縻制度,就没法用在熙河地区。

    人家吕大均、范镇是来上诉,结果你们给出的答案,就是将他们两个给解决,那确实没有问题。

    文彦博也是心力交瘁。

    王安石忍不住了,他也是效率派,最烦他们争吵不休,又在政事堂召开会议,张斐的建议才是最佳的方案。

    羁縻制度,不但收不上税,还得给钱,如今有了公检法和税务司,多个人,还能多收一份税,有什么不好的。

    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人家都愿意向你交税换取户籍,天可汗都没有做到这一步,你还要什么自行车,中原很多拿着大宋户籍的百姓,特么都不愿意交税。

    你们要是挪不开面子,那就我来做。

    十几个宰相,想不出个办法来,还要让大庭长在做主,这不是笑话吗?

    文彦博现在也很恼火,他当初就是稍微放一点风声出去,结果朝中屋顶都快吵翻了,现在好了,弄得大家下不得台。

    跟他们混,是真心没前途。

    干!

    理他们作甚。

    最终,他们一番合计,就还是采纳了张斐的建议,但比张斐说得肯定是要复杂很多。

    首先,之前发放的临时熙州户籍,全部改为大宋户籍。

    同时规定缴足五年过税,期间没有任何犯罪行为,将给予一种临时户籍,这种户籍可以来中原做买卖,但不能参加科考,不能入仕,最多只能担任皇家警察,或者当兵,如果有立大功,那倒是提前给予户籍,否则的话,必须缴足十年,才能够得到与中原百姓一样的大宋户籍。

    其次,就是对于熙州的规范,熙州还是要对外开放,但当地官府必须要给予进入熙河地区商人的书面牒文,方便公检法执法,同时规定,外商在熙河,也必须遵守临时法,一视同仁,但是他们都只能止步于熙州,如果要想要进入中原,还是必须通过向当地官府申请,而且他们还制定了相当严格审查制度。

    比如你要来京城,熙河答应没有用,必须还得京城答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