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章 沙俄使者(上)

    426章 沙俄使者(上) (第2/3页)

夫人所说的比黑火药装瓷瓶里威力更大的硝化油手雷,充满了探索的兴趣,却也晓得预设一份戒心。

    那手雷万莫还没扔出去,就将自己人给炸了。

    宋应星遂道:“夫人放心,我们一定小心。若得了夫人说的硝化油,试金石铜铁木,看它会不会腐蚀容器,此一也;其二,晃动击打,看它会不会无引药也炸。”

    郑海珠点头:“倘使真的如此凶险,先生试试,是否涂抹于棉布上,或吸附与砂土中,再装入铁弹里,会安妥些。”

    “好,宋某记下了。”

    待信王朱由检跟着张凤仪学完骑射回来,郑海珠又让宋应星听朱由检说了一通骆驼炮架的“玄机”。

    宋应星在鲁王府时就和太子朱由校相处过一阵,对长于木工的朱由校印象颇佳,现下见了能在驼峰上架稳并转动一定角度的木架子,又听少年亲王朱由检侃侃而谈,更是惊喜。

    高中进士哪里就是天下读书人第一等体面的事了?手艺人哪里就是三百六十行的末流了?

    堂堂太子和亲王,龙脉所出,贵不可言,都这般喜欢手艺活。

    宋应星,这位当初还对王朝遴选人才的八股取士制度频发牢骚的读书人,数年来,从崇明到兖州,从京师到塞外,不断用自己推崇的格物、开物精神,解决农桑、开矿、修造等活动中的各种难题,直至如今进入到戍守国门、强军御敌的领域,宋应星早就甩脱了郁郁不得志的心绪,觉得自己的命途,不知强过多少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的腐儒。

    朱由检本也想看宋应星他们研发“鱼油手雷”,他的郑师傅却生怕少年郎一个手痒,亲自下场琢磨硝化甘油,万一哪个瞬间没看住,得出大事。

    郑海珠遂以“万岁爷发过话、冬至节前要赶到京师”为由,催着朱由检回大宁城关,再与马家夫妇学一阵骑射,亲王仪仗就要起驾往喜峰口走了。

    这日,两队人马在军堡与满桂等人作别,朱由检与张凤仪母女,由锦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